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首秀启幕 会展经济赋能全球口腔产业新生态

4月22日,2025中国牙谷首届口腔创新与电商发展大会在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启幕,这是该馆建成后首次承办大型口腔产业大会。本次大会千余嘉宾参会,这标志着开启中国牙谷正式开启了“会展经济+产业升级”新篇。

首秀即亮眼:千余嘉宾共赴牙谷盛会

4月22日,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迎来建成后的首次大型盛会——2025中国牙谷首届口腔创新与电商发展大会。这座占地148亩、总建筑面积6.2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场馆,以“一拖二”的独特建筑形态(1个会议中心+2个展览馆),首次向全球口腔产业展示了其作为国际级交流平台的强大承载力。

2025中国牙谷首届口腔创新与电商发展大会现场

大会吸引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等20余所顶尖口腔医疗机构、高等学校,四川福睿、佛山宇森医疗等1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等行业组织的1000余名代表参会,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牙谷正式迈入“会展经济+产业升级”的发展新阶段。

四大服务体系:打造口腔产业价值链条

作为中国牙谷“一园一校一馆一镇”战略布局的重要功能性项目之一,展览馆通过“会议+展览+直播”的复合空间设计,配备2300平方米无柱式报告厅、7300平方米专业展厅及1700座美食广场,可同时满足2000人会议、1500人展览和1000人餐饮需求。

其“线上+线下”双轨办展模式,预计2025年带动参展企业获客成本降低30%,成交转化率提升至25%。大会期间,展览馆内的“口腔医疗创新成果交易中心”促成3项隐形矫治技术专利成功交易,其中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的“3D打印个性化基台”技术以2000万元价格被韩国SDM集团收购,创下西部口腔领域技术交易新纪录。依托资阳口腔职业学院8200名在校学生资源,展览馆设立“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每年可培养1500名复合型技术人才;“全球口腔产业大数据中心”实时采集全球5000+企业动态数据,帮助37家中小企业实现海外订单增长45%;“检验检测联盟”整合华西口腔、国家药监局南方所等12家机构资源,将企业产品注册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7个月,检测费用降低40%。

2025中国牙谷首届口腔创新与电商发展大会签到现场

“中国牙谷在创新道路上的进一步探索成果。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创新驱动不竭源泉。今天大会上中国牙谷两大创新成果包括全球首台集成模块牙椅、口小白电商平台的首发,将改写230多年牙科椅发明以来的历史、开创性地构建中国牙谷口腔电商总部基地;与资阳口腔职业学院共建的全国首个高职院校口腔医学装备创新转化中心落户中国牙谷,搭建产学研平台,从科研到生产、市场转化构建一站式的创新孵化模式,培育现象级、品牌级、细分化的极具竞争力的口腔品牌产品。”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刘福祥介绍到。

从会展经济到产业生态:激活牙谷发展新动能

本次大会以“点亮口腔产业升级新引擎构建口腔电商发展新生态”为主题,设置了口腔科技创新成果分享、新质生产力·中国口腔智造医工融合圆桌对话、2025中国牙谷创新交流学术会三大核心板块。在创新成功分享中,四川福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全球首发的“集成模块牙椅”通过AI算法实现诊疗数据实时同步,将传统牙椅的操作效率提升40%。在电商领域,“口小白”跨境全景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全球2000+口腔产品资源,预计2025年交易额将突破50亿元。

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外景

展览馆的投用正推动中国牙谷向产业生态转型。资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光华介绍,201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依托“百年华西”品牌,在资阳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牙谷。我们委托麦肯锡编制《中国牙谷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学研销医养”口腔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委托中科院编制《中国牙谷空间发展规划》,构建“产城相融职住平衡生态宜居”城市空间格局。产业集聚、生活配套、科教原研等功能分区在中国牙谷竞相发展,努力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随着会展经济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正以“创新、融合、开放”的姿态,书写着中国智造的新篇章。这座现代化场馆不仅是口腔产业的“中国窗口”,更将成为全球口腔健康事业的“创新高地”。(文、图/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