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四川理县佳山村:枝条变“绿肥”、生态生“黄金”,循环农业促增收

晨光穿透层叠的果树枝丫,在佳山村的果园里投下斑驳光影。果农龙朝志手持修剪刀穿梭林间,脚下逐渐堆积起枝条小山。随着枝条粉碎机发出沉稳的轰鸣,这台“钢铁魔术师”将枝条吞入腹中,很快便吐出细腻碎屑。这些碎屑将在土地里经历一年的自然发酵,最终蜕变为滋养果树的有机肥。

过去,佳山村的果农们常在丰收后面对枝条处理难题:随意堆积影响耕作,焚烧处置又污染环境。为破此局,该村以生态农业为抓手,引进新型粉碎设备,率先开展枝条粉碎还田示范。龙朝志轻抚重生的土壤感慨:“往年处理枝条费时费力,现在粉碎还田既护生态又养地力,真是双赢之举。”

据农业专家介绍,这项“绿色魔法”蕴含多重效益:富含木质纤维的碎屑经微生物分解,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团粒结构;每吨还田枝条相当于增施15公斤标准肥,亩均节省肥料支出200元。更显著的是,全镇因此减少焚烧污染源37处,大大降低火灾隐患和鸟类啄食损失。

未来,佳山村将继续深耕枝条还田技术,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让更多农户掌握这一“绿色密码”。同时,积极探索枝条综合利用新路径、新模式,以创新为笔、以生态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更绚丽的绿色图景。(文、图/任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