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第十二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在四川巴中隆重开幕,由巴中市人民政府、巴州区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川剧院及相关单位联袂创作出品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作为开幕大戏震撼首演,以艺术之名致敬从巴中走出的“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盛宴”。
该剧汇聚中国戏剧“二度梅”得主陈智林担任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刘毅执导,编剧秦渊、主演蒋淑梅等名家团队联袂打造。全剧通过“天问”“劝学”“守心”等七个篇章,创新运用“草蛇灰线”“倒卷珠帘”等传统叙事手法,将晏阳初从米仓古道少年成长为平民教育先驱的传奇人生娓娓道来。通过演职人员精湛表演,生动诠释出“民为邦本”的中华人文精髓。观看演出的刘先生表示:“这是巴中递给世界的文化名片,更是对晏阳初先生‘除文盲、作新民'教育理想的当代回响。”
地处米仓古道腹地的巴中,正以创新姿态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近年来,当地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文物保护机制,系统推进米仓道考古调查与蜀道申遗工作。从四川扬琴《蜀道》斩获群星奖,到舞蹈《追梦》登上国家大剧院,再到川剧《晏阳初》的创排,巴中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结出累累硕果。值得关注的是,该剧创作团队深入晏阳初故里实地采风,将巴中元素融入舞美设计,让“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精神印记与巴文化符号同频共振。
文化赋能效应在巴中持续显现:今年一季度,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1.62%,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5.81%,带动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4%。这得益于“文旅+科技”“文旅+农业”等不断深度融合实践——在恩阳古镇投用的国家级科普视听基地,让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擦出火花;去年红叶节期间,组织开展“我把红叶寄给您全球推广活动”“中国画家画中国书画展”等活动,带动旅游消费增长56%。
“我们以艺术节为媒,既擦亮文化名片,更培育发展动能。”巴中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文旅新业态,持续探索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路径,让米仓古道的蹄声、平民教育的薪火、红色文化的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随着《晏阳初》全国巡演的启动,这张巴中文化金名片,必将吸引更多目光聚焦这片充满希望的红色土地。(文、图/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