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实挑战,如何将中央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促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甘肃省正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4月24日,一场聚焦医养结合的座谈会在兰州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举行。会议不仅是甘肃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实践的重要一步,更凸显了职业教育在破解医养结合人才瓶颈、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建成
政策东风劲陇原布局深
“我国养老服务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但系统性、框架性的制度设计仍需完善。”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建成在致辞中深刻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历史性意义。他指出,《意见》突破性地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建立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的“三个三”顶层设计框架,为解决养老服务碎片化、供需对接不精准等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甘肃这样的西部省份应对突出老龄化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有蓝图,地方有行动。甘肃省深刻认识到,落实国家政策,关键在于结合省情,将“纸面”规划转化为“地面”实景。王建成表示,甘肃正着力在强化政策配套、优化服务体系布局、促进服务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尤其强调要发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申报成为国家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正是甘肃省积极承接国家任务、夯实人才基础的关键一步。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院长王一强
以小见大:职教先锋探路人才培养新模式
座谈会上,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院长王一强详细介绍了学院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建设上的探索。这不仅是一个专业的设立,更是甘肃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服务社会民生的缩影。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让他们具备实操能力和人文关怀素养。”王一强介绍,学院为此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建设了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实训室内配备了从日本引进的助起沙发、电动升降橱柜、电动护理床、无障碍衣柜、智能陪伴机器人,以及全方位可调式洗脸台、坐式沐浴器、躺入式无障碍浴缸等一系列先进的适老化设施设备。这些设施不仅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零距离”接触和掌握现代照护技能,更体现了学院对标国际、追求高标准的决心。学院还积极探索园艺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培养学生提供全人、全程照护服务的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正是对国家“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的生动实践。通过将岗位需求融入课程设计,以技能大赛检验学习成果,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改革紧密衔接,学院正努力为甘肃乃至全国输送一批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医养结合人才。来自企业的代表,如八冶金昌康颐医养置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鲁晓林等,也在发言中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表示肯定,并对未来人才规格提出了具体建议,形成了校企良性互动的局面。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扬南
高屋建瓴:国家智囊擘画发展蓝图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扬南,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此次座谈会的召开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会议的时机选择精准契合了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战略窗口期;内容设置紧密围绕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要义;组织形式则创新性地搭建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乃至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对话平台,为催生创新思维、凝聚发展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创造了极佳条件。
王扬南进一步为甘肃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战略性指导。深化产教融合是关键引擎,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耦合与有机衔接,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探索职普融通是拓宽路径,要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多元化发展需求;强化数字赋能是时代要求,必须抢抓数字经济机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医养服务模式,驱动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升级。这“三融三赋”的指导意见,为甘肃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核心方向和实践路径。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医药卫生教学与研究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文海,则从专业建设的深度和国际视野的广度,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必须回归实践本质,将强化实操能力和培育敬业、精技、仁爱的职业素养置于突出位置,确保人才培养与一线需求“无缝对接”。同时,他指出,课程体系必须保持动态更新,紧密追踪全球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将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及时融入教学,培养具备前瞻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入了国际比较的维度,深入剖析了国内外养老机构在运营模式、服务理念、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差异特点,为甘肃立足本土、借鉴国际、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实践参照。
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李存文
协会搭台:凝聚合力共促行业发展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协会在推动全省医养结合事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协会会长李存文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医养结合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李存文表示,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托甘肃卫生职业学院这样的专业力量,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资源整合。他呼吁,要深化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的生态闭环。同时,协会也将致力于强化行业自律,推广先进经验(如白银同馨、八冶金昌的实践探索),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行业力量。
国家医疗护理员基地的落地和全省医养结合座谈会的召开,是甘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生动注脚。从中央政策的精准解读,到地方政府的积极布局,再到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实践,以及行业协会的协同推动,我们看到了一个多方联动、务实推进的良好局面。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以其前瞻性的专业设置、先进的实训条件和创新的培养模式,正努力成为破解医养结合人才瓶颈的“甘肃样本”。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各方努力的不断深化,甘肃的医养结合事业有望迈上新台阶,为增进老年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写下温暖的篇章。(文、图/蒿政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