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甘肃清水公安打造“管家式”旅游警务新模式

随着天水麻辣烫和“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素有轩辕黄帝诞生地、秦始祖非子封邑之称和全国丁香名县、中国温泉之乡的甘肃省清水县迎来春季旅游旺季。面对客流高峰,清水县公安局主动融入县域中心大局,全力打造“管家式”旅游警务新模式,通过一景一策,数智赋能,枫桥经验,暖心警务,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平安动能”。


“一景一策”立体巡防

“这里的纯天然原生态环境已成为旅游福地,全县有4A级旅游景点1个,3A级旅游景点7个,省级森林公园2处,我们依托警务室建设,根据景区客流、地形等实际制定‘一景一策’巡防模式,全力保障游客安全。”清水县公安局副局长王小明介绍,将警力前置、重心前移,科学确定巡控点位和时间,突出显性用警,及时处置突发警情,让游客时时感到安全就在身边。

清水县公安局持续加强对热门景区、交通要道、“网红打卡地”和人员密集区域的巡防力度,组建“民警+管理员+联防员+志愿者”的巡逻小分队,设置景区警务站、联勤点、巡防圈,构建“步巡+车巡+空巡+视频巡”立体化巡防体系,明确常驻点、必巡线、监测区、监控面,做到风险隐患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快速解决,让游客感受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


数智赋能全时守护

4月18日15时许,花舞北山景区警务站警报声响起,一名5岁男孩游玩时与家人走失。警务站民警立即通过对讲机指令巡逻警力联动搜寻,同时启动无人机高空巡查,并调取景区视频监控,不到10分钟无人机回传画面里看到了走失孩童。

清水县公安局打造“全时段覆盖、全流程闭环、全维度服务”的旅游警务体系,加快构建集数智主导、应急指挥、客流监测为一体的智慧管理新模式,在主要景区布设一键报警装置18处,在4大核心景区增设警用无人机,将10个A级景区的视频信号整合接入公安专网,对人、车、房、事等要素实时巡查,对安全隐患、警情纠纷、突发事件等及时发现,建立即时传递、一键响应、快速处置的“智慧警务”响应链,实现“全时空”守护游客安全。


“枫桥经验”扎根景区

4月19日,清水温泉景区内,游客王先生握着白沙派出所民警的手感慨:“多亏你们及时调解,不然这架吵下去,心情坏了不说,行程也得泡汤。”这一场景,正是清水公安将“枫桥经验”扎根景区、护航旅游发展的鲜活注脚。

清水县公安局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为引擎,创新构建“枫桥经验+旅游警务”机制,邀请商户代表、志愿者组建“流动调解队”,依托巡逻车辆打造“移动调解室”,实现涉旅矛盾“发现即介入、现场速调解”。今年以来,累计成功化解消费纠纷等矛盾15起,调解成功率100%,将隐患消弭于萌芽,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景美心更安”。此外,清水县公安局从细处筑牢安全防线,紧扣节假日、旅游旺季等关键节点,对酒店宾馆、娱乐场所、休闲茶社等开展多轮次“地毯式”清查,聚焦消防隐患、治安漏洞,实行“排查-整改-回头看”闭环管理,累计清除安全隐患36处。


暖心警务“护旅管家”

在花石崖景区内,陇东派出所民警何斌日均处理失物招领3起,“看到游客找回钱包时的笑容,就觉得所有忙碌都值得。”

“警察就在身边,游玩更有安全感!”游客的真切反馈,印证着清水县公安局“暖心警务”的温度。旅游旺季,景区警务室、流动服务车全面启用,急救包、热水、雨伞等便民物资齐备,咨询求助、寻人寻物等警务服务热线24小时响应。针对游客急难事项,开辟“绿色通道”,异地办证“一站式”办结,证件邮递“门到门”服务,线上帮办“零跑腿”受理。从矛盾调解到应急救援,从安全保障到便民服务,民警化身“护游管家”,实现求助响应“零延迟”、服务群众“零距离”。(裴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