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数智赋能护理 匠心守护健康——甘肃省“互联网+护理适宜技术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4月25日,由甘肃省总工会批准,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承办的甘肃省“互联网+护理适宜技术技能大赛”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69支精锐队伍,其中三级医院43个,二级医院26个,共 207名护理人员以“数智赋能护理匠心守护健康”为主题,共绘“互联网+护理”新蓝图,看数字时代下,护理事业薪火相传。


开幕盛典:科技与人文交响 传承与创新共舞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副院长王军主持开幕式。甘肃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丁光东、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宏刚、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院长郝明、纪委书记肖伟刚、护理部执行主任覃惠英出席本次大赛开幕式。

覃惠英主任表示,护理工作在医疗服务中非常重要,指出互联网技术为护理行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鼓励参赛选手们在同台竞技中深化省内医院间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切磋,于思想碰撞中实现互学互鉴、共同成长。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凝聚起护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守护民众健康筑起更为坚实的专业壁垒。

杨爱文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庄严宣誓,作为选手在比赛中以专业为帆、以创新为翼,在理论交锋中彰显底蕴,在技能比拼中突破自我,让青春在数字化护理的浪潮中闪耀光芒。最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护理部刘玉副主任进行了宣誓,将严格遵守评审规则,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甘肃省兰州飞天公证处代表对比赛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赛事亮点:数字赋能实战 人文浸润细节

开幕式结束后,大赛进入紧张激烈的比赛环节。本次“互联网+护理”适宜技术技能大赛设置多元赛项,涵盖理论比赛、病例分析、技能操作比赛三大核心环节。其中,病例分析需结合“互联网+”思维进行研判,技能操作则聚焦智能设备应用与临床实操衔接,两环节环环相扣、融合创新。

4月26日,比赛进入案例分析及技能操作比赛阶段。在比赛中他们不仅展示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沉着冷静充分展现了甘肃省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采。

在大赛全程中,公证人员严格监督关键环节,赛前随机抽取密封试卷并核验完整性,对考试期间监督考场纪律及操作评分;赛后复核成绩录入数据,确认无误后对最终结果进行公证。仲裁组全程准备受理参赛选手的争议申诉,依据赛事规则对评分异议、流程争议等事项进行独立调查与复核,通过查阅记录及专家合议等方式,快速核实问题并作出公正裁定,确保赛事裁决的权威性与公平性,维护参赛者权益及竞赛秩序。


闭幕盛典:杏林春深传薪火 方寸之间见乾坤

4月26日下午大赛圆满闭幕。大赛闭幕式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周江红主持。刘玉副主任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参赛选手们的出色表现,同时也指出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护理教学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最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护理部执行主任覃惠英对大赛进行了全面总结,她表示本次大赛是甘肃省护理行业的一次盛会,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对于推动全省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护理人要“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此次赛事为契机,把竞赛中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把比拼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服务能力,在数智赋能的浪潮中守正创新,在守护健康的征途上勇毅前行。


本次大赛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评奖,其中二级医院共评出团体一等奖1队、二等奖3队、三等奖4队;优秀指导老师4名;个人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1名。三级医院共评出团体一等奖2队、二等奖4队、三等奖6队;优秀指导老师6名;个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9名。获奖团队与个人以精湛技术与深厚专业素养取得佳绩,其匠心耕耘终获盛赞。


此次甘肃省“互联网+护理适宜技术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护理”的创新发展,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对“互联网+护理”适宜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文、图/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