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4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巴中市税务局税政业务知识培训班(第二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研讨活动。全市税务系统40余名青年骨干与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传承五四薪火强基路上有我”主题,以“传承+创新”为双轮驱动,立足税收基层实际,跨界碰撞智慧火花,为巴中市税务局“强基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现场共提出24条务实创新的“金点子”。
一线经验开场点亮基层智慧之光
研讨会开场,各县区青年代表带来了“原汁原味”的基层实践成果与思考。通江县税务局的张黎黎分享了“青税小诺”帮办服务团队的暖心故事:“我们聚焦残障人士、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制‘一户一策’服务档案,已累计上门办理涉税业务300余次。虽然我们辛苦些,但看到纳税人满意的笑容,一切都值了!”这份充满温度的“民生账本”,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南江县税务局的郑洲则着眼基层能力建设的现实难题:“在风险应对工作中,新入职干部由于实战经验匮乏,面对复杂业务容易‘怯场’。我们建议推广‘老带新实战轮岗’模式,让业务骨干带领新人在纳税人现场处理复杂业务,把培训课堂直接搬到工作一线,帮助新人快速成长。”
从创新服务举措到破解能力提升困境,基层局的生动实践为研讨会定下了“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的务实基调,充分展现出基层税务工作者在“强基工程”中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群策群力破难题青春方案“出圈”助力强基
聚焦基层税收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青年干部们开启“头脑风暴”,纷纷贡献智慧方案。针对第三方数据获取难、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平昌县税务局团队提出以数治税强化征管的新思路:“趁着《税收征管法》修订的契机,明确第三方数据提供义务,搭建跨部门数据安全交换渠道,将申报数据、发票数据、财报数据、资金数据紧密关联起来。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征管效率,又能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强基工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巴州区税务局的“数智工单”构想同样引人注目:“通过对12366高频政策咨询数据的深度分析,自动生成政策辅导任务清单,并精准推送给税源管理部门。这一举措能让税收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有效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力‘强基工程’中的服务质量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提出的24条建议均源自基层局日常工作实践,既有对传统经验的优化升级,也有与前沿“云技术”的跨界融合,切实为巴中市税务局践行“强基工程”提供了可落地、可操作的创新路径。
产学协同创新高校智慧为强基“添翼”
为进一步拓展税收改革视野,引入前沿科技与创新理念,研讨会特别邀请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代表参与“跨界对话”。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团队带来“区块链+发票管理”技术方案:“借助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跨区域数据实时核验。这不仅能有效防范虚开发票风险,保障税收安全,还能降低偏远地区纳税人办税成本,为‘强基工程’中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增添助力。”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结合税法实务案例,建议开发“AI政策适配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匹配企业画像与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收优惠,为巴中市税务局推动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基’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研讨活动,是巴中市税务局青年干部对五四精神的生动践行,更是深化“强基工程”的一次创新探索。青年干部们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巴中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力量,推动“强基工程”不断迈向新高度。(文/易虹伶 周悦 图/巴中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