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大英县税务局联合残联、教育局、工业园区管委会以及大英县特殊教育学校,将“春风行动”的便民理念与助残就业深度融合,创新实施“春风助残就业计划”,通过组织残疾毕业生走进企业参观、举办微型双选会等形式,架起校企对接桥梁,通过政策直达、服务靠前、岗位适配的全链条护航,为残疾毕业生铺就了一条从校园到职场的“无障碍通道”,构建起“合规经营-依法纳税-公平就业”的助残就业新生态。
春风送暖:政策精准滴灌激发企业“向善动力”
“这些孩子经过定向培训,在器件组装、材料分拣、品控检测等岗位上精准度高达99%。”某科技公司负责人指着车间监控画面感叹。
据税务部门介绍,在“春风助残就业计划”筹备阶段,税务部门联合工业园区管委会,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利用大数据筛选出岗位适配度高、税费优惠力度大的用人单位,梳理并印制《残疾人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搭配政策讲解和案例计算,为企业算“明白账”,以“看得懂、算得清、享得快”来增加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积极性。为消除企业的用人顾虑,还联合残联、教育局、特校共同开展残疾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估及就业意向摸排,建立“三维能力画像”,涵盖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辅助设备使用等模块。
春风化雨:暖心服务破解就业“最后一公里”
在多部门联合推出的“体验式就业”模式现场,30余名残疾毕业学生及残疾待业群体走进4家标杆企业,体验“车间实训+岗位模拟”,学生们走进车间,从小心翼翼的观看到大胆上手尝试,打破身体限制,增强就业信心。“我一直在特校学习,现在快毕业了,原本很害怕社会上没有适合我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我能胜任。”听力障碍的小蒋参观了产品质检岗位后,在手机上打字向大家感叹。
“我们企业安置1名残疾人,就可以减免掉全年的残疾人保障金4万余元,这种政策红利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某公司财务总监在微型双选会上算起法治账。
据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残疾群体就业微型双选会”,税务部门设置流动“税惠政策咨询站”,现场解答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问题。残联、教育部门引入“就业辅导员”全程指导,进行手语翻译、学生情况介绍。活动促成26人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含器件组装、材料分拣、质量检测等岗位。
国家税务总局大英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和服务保障职能,持续联合多部门构建助残就业‘生态圈’,通过建立残疾学生‘一人一档’就业台账、设立‘爱心企业’办税绿色通道、启动‘春风成长计划’等方式,推动残疾人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