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温情守护 暖心护航——临夏市公安柔性执法绘就“五一”平安画卷

五月的阳光倾洒在临夏市的大街小巷,在热闹非凡的亿农国际鲜花港停车场,一幅温馨的画面悄然上演:执勤交警发现一位坐轮椅的白发老人,家人难以将其扶上车,于是立刻俯身将老人稳稳抱起,轻轻安置在车内。这充满温情的瞬间被市民用手机记录,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民警是城市温暖的守护者!”网友的这句留言,说出了无数人的心里话。这动人的一幕,正是临夏市公安局“五一”期间践行柔性执法,打造“旅游警务”品牌的生动写照。

旅游警务,服务前置护航出行体验

今年的“五一”假期,正值临夏市举办“2025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全市迎来旅游高峰,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城市道路上的车流量急剧增加,为了给游客创造安全、顺畅的出行环境,临夏市公安局推出“旅游警务”模式,将服务工作做在前面,全方位保障游客的出行体验。

在八坊十三巷、东郊公园、亿农国际鲜花港等热门景区周边,交警大队与相关单位、部门提前衔接沟通,开辟临时停车场,制作停车指示牌,并在“五一”期间增加警力,采取“车巡+摩巡+固定岗”的模式,引导游客规范有序停车,耐心解答游客关于路线、停车等方面的问题,为游客提供了细致热情周到的服务,有效解决了重点景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同时,交警大队还进一步加强景区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通过“视频监控+现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最大限度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理念升级,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蜕变

“你好,警察同志,景区周边哪里有停车场?”“我的车应该停在哪里?”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景区各入口处,来临游客询问执勤交警。而执勤交警也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前来咨询的游客提供最优线路的停车场位置。

过去,交警执法往往以管理为主,侧重于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如今,临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实现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重大理念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执法方式的改变上,更深入到每一位民警的思想意识中。

为推动理念升级,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通过组织学习服务型执法的相关知识和典型案例,引导全体民警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执法的目的不仅是维护交通秩序,更是为群众服务。在日常执勤过程中,民警们主动转变工作态度,以更加亲和、耐心的方式与群众沟通交流。当执勤民警遇到群众求助时,不再是简单地告知处理流程,而是主动提供帮助。比如,当发现有游客发生轻微刮擦事故时,执勤民警现场拍照、调解处理,对无法在现场进行处理的,及时引导其到事故快赔中心进行处理;当遇到外地游客迷路不熟悉路况的,民警会详细地为其指引方向,甚至亲自带路。这种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赢得了广大群众和游客的广泛赞誉。

柔性执法,刚柔并济传递城市温度

“本来以为这下得罚款了,没想到交警只是提醒了一番,下次可得注意了……”一位因为未系安全带而被交警拦停的王先生说道。由于其违法符合“首违不罚”情形,执勤交警向他免去了处罚。

临夏市公安局在“五一”期间推行的柔性执法,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人文关怀,让城市交通管理更有温度。

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局要求所有执勤人员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规范执勤执法,文明用语,轻微交通违法实行柔性执法,尤其是外地驾驶人、外地车辆违法停车行为只进行提醒,不予处罚;同时,采取“教育+劝导”的方式,耐心地向违法当事人讲解交通法规,分析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引导当事人认识错误并自觉改正,这种柔性执法方式,不仅让当事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增强了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临夏市公安交警温馨提示:“骑电动车请务必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在临夏市各景区门口、各执勤点,小喇叭不停地循环播放温馨提示。

在执勤过程中,始终不忘“一盔一带”整治工作,执勤民警“请把头盔戴上”的提示声不绝于耳;同时,民警们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遇到老人、儿童过马路,会主动上前护送;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暖心的举动,让群众感受到了公安队伍的温暖,也让城市交通管理更具人情味,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城市的温度。

临夏市公安局在“五一”期间通过旅游警务的贴心服务、执法理念的转型升级以及柔性执法的生动实践,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安全、畅通、温馨的交通环境,绘就了一幅平安和谐的节日画卷。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城市的交通秩序,用温暖与关怀,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温度。(文、图/临夏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