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甘肃省通渭县人民医院凭借介入技术突破,守护下肢血管健康

脑梗、心梗这类危及生命的疾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你知道吗?同样要命的还有“腿梗”!腿梗所指的医学名称叫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81岁的患者张奶奶是通渭县居民,患有高血压、脑梗死等基础疾病。一个多月前,她突然感觉左下肢疼痛,局部皮肤发黑、冰凉,症状持续加重,即便休息也未见好转。在外院接受对症治疗后,病情仍未缓解,左下肢膝关节以下出现6×7cm的溃烂发黑区域,脚趾缝溃烂出血结痂,足背动脉搏动微弱,不仅活动受限,还因剧烈疼痛无法下床,右下肢也出现足背动脉微弱、皮肤冰凉的状况。

通渭县人民医院接诊后,以“双下肢血栓形成并血管闭塞、左下肢感染”将其收住入院,彩超检查显示,张奶奶左侧股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均形成血栓,管腔闭塞,情况不容乐观。

紧急送医病情危急

面对复杂病情,医院介入团队决定为张奶奶实施下肢动脉切开取栓+球囊成形术。医疗团队以左侧股动脉为中心切开约5cm皮肤,逐层分离暴露血管,用胶条阻断上下游血管后纵断切开股动脉,可见腔内血栓填充。

随后,医生分次用取栓导管取出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的血栓组织,其中从左侧髂动脉取出长约10cm的血栓样组织。

术中造影显示,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存在50%-60%的狭窄,医生通过微导丝带球扩导管,依次对病变血管进行加压扩张,还用球囊扩张导管扩张了存在60%狭窄的左侧髂总动脉中段。

手术全程顺利,结束后逐层缝合组织及皮肤并加压包扎,张奶奶被送往监护病房接受抗凝、消肿、监测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术后左下肢皮肤温度逐渐回升,疼痛明显减轻。

精密布防筑起血管“安全网”

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得益于通渭县人民医院近年来的设备升级与团队建设。医院引进了DSA等先进设备,并与多家上级医院建立帮扶合作,常态化邀请省级专家驻点指导,介入团队成员均接受过国家级专业培训,积累了丰富的外周血管介入经验,能够从容应对高龄患者麻醉风险高、血管条件差等诸多挑战。

这次手术不仅为张奶奶保住了肢体,更标志着通渭县人民医院在复杂血管疾病救治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医院将继续推进介入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县域及周边百姓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文、图/通渭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