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税路通·海纳百川”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自贡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力推进“税路通・海纳百川”服务品牌建设,聚焦出口企业涉税需求,不断提升跨境税收服务质效,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超级订单背后的税务支撑

2025年4月25日,四川省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机集团)与几内亚银谷国际正式签署4.06亿美元(约29.26亿元人民币)铝土矿输送系统EPC总承包合同,在“一带一路”合作版图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份相当于企业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9倍的超级订单,不仅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中国智能装备扬帆出海的新里程碑。”公司总经理吴正华表示,此次与几内亚银谷国际合作,是公司“业务国际化+产品智能化”战略布局中的一大步,有利于增强公司在国际输送机械设备领域的影响力。

随着公司战略布局向前跨出一大步,运机集团在新机会面前也遇到了新问题。“国际税收体系非常复杂,各个国家的税制规则又经常变化,对我们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纳税申报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永波谈道。

为帮助企业应对拓展国际业务的挑战,自贡税务部门创新建立“政策精准推送—需求快速响应—问题全程跟进”服务机制。借助税收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安排专人专岗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解读、实时咨询服务以及“一对一”专业辅导,指导企业规范操作流程,有效降低跨境经营税收风险。

“税务团队主动上门宣传辅导,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税收政策解读,帮助我们解决跨境投资经营的疑难杂症,还帮助我们高效享受出口退税,实现出口退税款3日内到账。”王永波表示,针对跨境税收合规风险点,税务部门及时开展“N对1”定制辅导,帮助梳理税收协定适用范围,凭借专业的解答和高效的服务,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作为国内大型输送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运机集团的产品已远销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占比近70%。仅2024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达到10.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67.58%,享受出口退税3000余万元。

定制服务,外贸稳步行

自贡华鑫硬面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长期专注于高性能硬面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尤其在碳化铬基、碳化钨基耐磨材料领域深耕细作十余年,已成为新加坡及德国制造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今年3月,我们分别与新加坡、德国公司再次签订新一批碳化钨基耐磨涂层材料供应合同,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华鑫硬面财务负责人支俊亭分享着签订新订单的喜悦。在支俊亭看来,这份新订单的签订,离不开税务部门“全链条政策服务”的护航。

依托“税路通·海纳百川”服务品牌,自贡税务部门聚焦出口退税、跨境税收合规、税收协定适用等“走出去”企业关注的问题,建立“一企一策”档案,完善税企直联机制,通过跟进式问需、定制式辅导、全程式服务,为企业实时送上政策清单“大礼包”,及时响应企业涉税诉求,帮助企业精准施策。

“税务部门的‘政策跟着订单走’让我们在异国税制下始终能轻装上阵。”支俊亭有感而发,“我们不追求‘广撒网’,但求把新加坡市场做深做透。”

此外,自贡税务部门还借助科技手段,依托网格化服务模式,及时将《“走出去”税收指引》、电子税务局出口退税操作指南等重要信息传递给企业,确保企业第一时间了解税惠政策,调整经营策略。

精准监管,风险早防范

拓展外贸订单、做大国际市场,风险防范是关键。聚焦外贸企业涉税风险防控,自贡税务部门对外贸企业进行风险扫描,建立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监控机制,通过实地走访、政策解读、申报辅导、单据审核、数据比对等方式加强外贸涉税管理,帮助纳税人防范申报错误、违规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等风险。

“我们公司既出口应征税货物,又出口退(免)税货物,税务部门在界定出口商品的征税、免税或退税政策帮了我们大忙,还及时推送风险预警信息,帮助我们避免了很多潜在的外贸涉税风险。”四川大西洋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郝常伟介绍。

郝常伟表示,在税务部门的帮助和引导下,公司也将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涉税风险防范提升到重要位置,在拓展国际市场、签订外贸合同等事项前,都会结合国内、国际税收政策要求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企业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踏浪出海。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实现出口应征税货物销售收入1877.47万元,出口退(免)税货物销售收入7154.06万元。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自贡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走出去’企业涉税需求,打好‘办税服务+税惠落实+风险监管’组合拳,助力辖区内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中乘风破浪。”(文、图/黄柳  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