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园门村蔬菜基地内,“乡村全面振兴·镇在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顺利举行。发布会通过实地观摩、案例分享与政策解读,全面呈现了石羊镇立足文化底蕴、产业创新与生态优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吸引了中央及省市级媒体、乡镇代表、农企负责人等数十人参与。
文化底蕴与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双引擎
石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军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石羊镇以“历史文化、城乡融合、现代农业”三大优势为支撑,探索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振兴路径。作为“国家级优秀文物主题路径”重要节点,镇内拥有毗卢洞“水月观音”、华严洞宋代摩崖石刻、茗山寺绝壁造像等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文旅资源禀赋突出。同时,依托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全镇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省道、县道贯穿全域,资铜高速即将通车并设出口,教育、医疗、商业配套完善,人居环境通过污水处理厂、“一元钱”垃圾清运模式显著提升,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在产业振兴方面,石羊镇以“天府粮仓安岳东部示范片”核心区为定位,全年农业产值达1.2亿元,粮食种植面积9.37万亩,经济作物2.3万亩,建成粮蔬轮作万亩示范片、再生稻核心示范区及成渝毗邻区域农产品供应基地。典型案例中,业主李代才改造670亩低效柠檬园发展粮经复合种植,通过灵活用工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2万元;驻村第一书记黄月琴通过抖音“直播带土”吸引农企流转189.2亩闲置土地,以“土地流转费+管理费+务工”模式实现每亩增收超500元。此外,三银再生稻米、启荷醋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成渝市场形成稳定供销网络,年总产值突破900万元。
产业振兴:从“土地生金”到“家门口就业
石羊镇还以“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依托唐宋石刻文化资源,打造“安柠石光”农耕文化体验区,推出西瓜采摘、双鱼湖微景观等网红项目;通过废旧轮胎彩绘、青砖庭院改造等人居环境整治举措,形成5083米鲜花景观带,带动“庭院经济”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目前,资阳市最大南美白对虾基地、顶新生姜等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增收新亮点。
黄军介绍到,石羊镇将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进道路提级、口袋公园建设等七大项目,优化文旅配套服务,进一步擦亮石刻文化旅游小镇品牌。发布会最后,他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期待大家走进石羊镇,感受唐宋石窟风韵,体验农文旅融合魅力。”
此次发布会通过生动的实践案例与清晰的规划蓝图,展现了石羊镇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坚定步伐,为丘陵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样本。(文、图/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