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理县,米老头食品、高原巨鑫等企业生产线扩建如火如荼;高原冷水鱼、光伏发电、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组组跃动的数字,一个个火热的场景,勾勒出理县经济“逆风上扬”的生动图景。
2025年一季度,理县完成生产总值7.8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5%,居全州第一位。
理县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精心谋划、积极布局。2025年全县招商引资储备项目总投资133.657亿元,并推出17个重点产业招商项目,总投资99.6亿元,覆盖农林牧渔、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优势领域。一季度,理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完成总体目标42%。
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理县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不遗余力。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企业在办理各类审批手续时,能感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同时,理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供电保价、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这些政策如同“及时雨”,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让企业在理县发展无后顾之忧。在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下,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理县的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
阿坝州米老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在新建食品生产线。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米老头”在理县绿色工业园区投资1900余万,新增2条即食食品生产线,“理县生态环境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加上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今年认真修炼内功,研发新品,扩品扩类,有信心在3年内把产值做到5千万元以上。”
高原巨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高星说:“县上给了企业房租优惠政策,分管领导常来问需求,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高原巨鑫公司今年投入1082万元扩建生产线,开发手撕牦牛肉、风干鸡、冷水鱼干等系列产品。“理县农畜产品品质优良,货源稳定充足,产品受市场欢迎程度高,去年我们销售额近2千万,今年在县委政府关心支持下,继续投资扩建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销售额有望过亿。”
特色农业园区规模化建设也有序推进。在梭罗沟村,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理县首个省级三星级蔬菜园区已经开始发挥效益,能为群众节省每亩800元的蔬菜育苗费,并缩短种植周期,辐射带动以朴头镇为核心的4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总投资2000万元薛桃果业园区建设项目即将验收投产,建成后将推动理县水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通过“果粮协同、一地双收”的方式辐射带动佳山村周边果农增收。
在薛城甲米村高原特色冷水鱼产业基地,总经理朱旭波介绍说:“理县水温低、水质好、无污染,近两年共投放16万尾虹鳟鱼和雅鱼、黄河鱼、鲟鱼等鱼苗,根据现在的气候水温条件与养殖计划,预计今年10月左右就陆续能上市,年产量预估20万斤以上,年产值超过600万元。基地定期通过三方机构做了专业检测,养殖的冷水鱼无药残、无寄生虫、营养成分达标。下一步,还将投资300万元打造花园餐厅,形成‘繁育—养殖—餐饮’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场所消费化、体验化,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样板,让顾客感受不一样的美食体验。”
一系列重大项目成为推动理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备受瞩目的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县发改经信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项目施工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完成9.5%,临建施工已完成95%以上。大马场光伏发电项目接近尾声,预计今年6月全面完工,该项目总投资8.3亿元,总装机容量195兆瓦,已于2024年12月实现部分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可达3.11亿千瓦时,届时将与狮子坪水电站形成‘水光互补’绿色能源体系”。
四川福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实施的矿热炉烟气深度治理项目,总投资8285万元,预计今年9月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污染物全面达标,同时还能高效回收微硅粉,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副总经理罗贤虎在项目施工现场介绍:“理县在产业发展上全力支持,我们的余热发电项目一期已并网发电,全年累计发电量 4910万度,节约标煤 6094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积极跟县委政府做好对接,争取30万吨/年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落地,届时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上缴税费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100个。
随着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理县经济有望在下半年实现量的腾飞和质的跨越。展望未来,理县将继续秉持“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理县。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与支持,助力企业有序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文、图/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