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半天就能办完跨省业务!”在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新都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西继迅达有限公司的办事员张女士看着刚打印完的税务事项通知书连连感慨。她原本做好了往返外省奔波数日的准备,但通过税务部门征纳互动功能,仅用小半天时间就办完了一笔异地外经证反馈业务。“服务效率让人惊喜,这样的政务温度必须点赞!”说话间,张女士掏出了手机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办税体验。
近日,新都区税务局这块让纳税人倍感温暖的“金字招牌”再添新辉——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背后,是新都区税务局245名税务人以精准施策为梭、精细服务作纬,用心用情织就的一张民生服务网。
红色引擎驱动服务升级
进入办税服务厅前,会经过一段由新都区税务局窗口工作人员照片与群众所赠锦旗墙组成的长廊。
“我们的窗口服务人员,大部分都是党员身份。”据新都区税务局税费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按照“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工作思路,新都区税务局由主要负责人主抓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常态化将文明创建融入中心工作,统筹部署、一体推进。
“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月我们都会定期召开主题党日,将纳税人高频咨询的问题转化为支部攻坚清单。”该负责人说,2021年以来,新都区税务局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近800亿元,在2023年获全市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先进单位。
通过深化“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意识,激发“小曹工作室”阵地优势,打通“项目运作+人才培育+难点攻关+成果转化”的工作链路,目前新都区税务局已培育“研宣团”“进万家”“援助书”“税小廌”法律服务中心4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涌现出全国献血金奖获得者肖义红、全国税务系统业务大比武优胜者刘叶等先进典型200余人次。
精准滴灌赋能企业发展
“严会计,您提到的研发费用归集问题,我们做了个操作指引。”当成都青特车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严卫娟收到税务网格员送来的“税务指南”手册时,企业正在攻关的智能车桥项目恰好面临政策适用困惑。
“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们,总是能快人一步。”严卫娟指着办公桌上按月送达的“新都税务”小册子说,从留抵退税到研发加计扣除,精准的政策辅导让企业多次享受到税费优惠的福利。“我相信在守法经营和诚信纳税这一个大的环境中,在新都区税务局的帮助下,我们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除了深入企业,这支服务队还有另一个身份——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的蓝色制服背包里,除了政策汇编,还装着社保缴费指南、银税互动手册。过去一年,新都区税务局进单位、进企业、进园区开展政策宣讲服务26场,100%覆盖全区企业。而在落实全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等惠企活动中,更是分片分阶段走访1.2万余户企业,解决企业难题196个。
文明新风润泽万家灯火
走进新都区税务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6大极具代表性的服务品牌串联起了为民服务的完整链条。
自2021年以来,新都区税务局打造了全市税务系统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涵盖理论宣讲“讲习堂”、教育服务“览芳居”、志愿实践“爱驿站”、科技科普“普法哨”、便民服务“枫桥岗”、文化服务“香文园”6个品牌,融合资源、品牌引领、丰富活动、为民排忧。作为全省首批“枫桥式税务分局”,便民服务“枫桥岗”已累计化解涉税费矛盾150余起。
这种辐射效应在社区持续放大。当“社保缴费小课堂”开进社区时,年近70的张婆婆在税务工作人员指导下,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全家医保缴费。“以前要坐公交车去政务中心,现在下楼遛弯就能办。”她的话,道出新都区税务局100余场社区课堂的实效。在这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新都区税务局让政策宣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将政策春风送往产业链上下游,更送往社区家家户户。(文、图/龙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