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成功举办

5月25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指导、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成渝地区第三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广汉市德阳高博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以“AI赋能,创新驱动”为主题,吸引了全省39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参与,通过校赛选拔出的近500支队伍、1400余名选手齐聚省赛决赛,线上线下联动比拼,全面展现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成果。


四大主题赛项,聚焦前沿技术

大赛设立创新赛、应用赛、竞技赛、挑战赛四大主题,涵盖机器人舞蹈仿人、智能家居应用、深空探测模拟、无人机协同作业等14条赛道。其中,“仿人机器人单人舞蹈赛”通过编程实现复杂动作规划,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Aelos机器人挑战赛”分为开源鸿蒙和树莓派版本,分别探索智能家居场景和星际采矿任务,推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赛”模拟月球环境,考验选手在资源采集与运输中的创新突破能力;“无人机空地协同赛”紧扣低空经济发展趋势,要求多机编队在动态场景中完成精准协作。此外,“城市道路识别赛”聚焦智能交通技术,参赛团队需攻克车道线检测、障碍物识别等无人驾驶核心难题,为智慧交通提供创新方案。


科技赋能行业,助力智慧发展

大赛不仅聚焦技术竞技,更注重产学研融合。同期举办的“智飞——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助力智慧民航学术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围绕人形机器人研发、低空经济空间信息技术、无人机协同追踪等议题展开研讨,为智慧民航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表示,将深化智能技术与民航领域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在行业中的应用。


科普与竞技并行,点燃青少年科技热情

为普及科技教育,大赛特别开放青少年参观活动,并举办“智跑蜀道 慧竞未来”机器人马拉松表演赛。孩子们与机器人同场竞技,在趣味互动中感受科技魅力。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兴趣,为未来科技人才培养播撒种子。


本次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不仅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展示创新能力的平台,更通过多元化赛项设计推动跨学科协作,助力我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未来,大赛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智慧社会建设注入更多创新动能。(文、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