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麦浪翻涌,收割机声轰鸣。近日,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慧樾顺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千亩麦田里,五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纵横驰骋。机械所过之处,麦秆整齐归垄,饱满的麦粒如金色瀑布般倾泻而下;一旁的转运车辆紧随其后,将丰收的喜悦一车车运往粮仓,生动演绎着“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丰收交响曲。
合作社的千亩麦田
“合作社通过流转石佛镇玉桥村、桂花园村、天神庙村等村的2400余亩土地,实现了从耕、种、防、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乐至县慧樾顺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宪玖介绍,机械化种植使小麦亩产较传统种植模式提升不少,达到800斤左右。眼下,5台收割机同时作业,预计10天左右完成收割,不仅提高了收割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丰收的喜悦背后,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力支撑。玉桥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岱谦介绍:“玉桥村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将零散土地整合成2000余亩连片农田,并将其中1200亩流转给合作社形成机械化规模种植。”
合作社烘干加工厂内的小麦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的机械化链条正向产后环节延伸。在合作社的现代化烘干加工厂,大型烘干设备正开足马力高效运转。工人们驾驶拖拉机,将刚收割的小麦一车接一车地倒入仓库,等待烘干。另一边,大货车早已静静等候,准备装载烘干出炉的小麦。曾宪玖介绍,合作社现拥有拖拉机、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等20余台机械设备,完善的设备配套确保了小麦从收割到存储的全流程高效运转。
据悉,玉桥村是石佛镇小麦种植相对集中的片区之一。为助力乡村振兴,石佛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粱、小麦、水稻等主导产业,成功打造小麦及高粱示范片3000余亩,并实现全流程机械化生产。
近年来,乐至县持续打出农机化发展组合拳,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举措,鼓励农民和农业合作社购置先进的农业机械,持续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今年,全县小麦机械化收割率达93.3%,1万吨左右的“乐至小麦”正通过现代化生产方式,实现颗粒归仓。(文、图/张凤莉 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