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以“政策精准供给、法治深度赋能”为核心,聚焦重点节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通过《民法典》与税法知识普及、税收政策宣讲、指导合规经营等多元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治+税务”一体化服务,助力经营主体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乘“普法龙舟”,开启法治新赛道
近期,2025年“川渝陕”龙舟邀请赛暨“划遍四川”达川站正式开赛,来自四川、重庆、陕西的35支龙舟队伍挥桨逐浪、激烈角逐,超10万人次围观。
(参赛队员与税务干部一起为普法宣传点赞打call)
赛事现场,达川区税务局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组织税务宣传小分队,搭建“‘典税’普法龙舟”流动服务站,以多种形式普及《民法典》和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宣讲税费优惠政策、发放税收宣传资料、解决涉税诉求事项,用优质服务和贴心辅导为端午“增香加料”。
“请问龙舟比赛的奖金需要交税吗?”“摆摊卖粽子赚的钱,要同时交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吗?”“交货后一直收不到货款,导致我们被迫欠税,面对这种老赖,该怎么用《民法典》和税法去解决呢?”……
在观众席旁,来来往往的游客在服务站点驻足,税务干部一边宣传税收政策,一边亮出法律条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案例一一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普法宣传、政策讲解,更多群众积极主动参加到“流动问答”的热潮中。据统计,本次流动服务站累计发放政策礼包70余份,现场解决涉税问题34个。
“除了白天人气十足的龙舟比赛,晚上的“千帆竞速•万味飘香”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更是热闹非凡,这几天我们啤酒、小龙虾的销量翻了好几倍。”摊主王女士高兴地向税务干部介绍道。除站点服务外,税务干部还主动走进服务赛事的商户摊位,主动宣讲民法典中关于商铺租赁纠纷、合同履行、个人所得税权利义务等事项,以及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民法典》与税收知识的普及度和遵从度,收获进驻商家企业和现场游客广泛好评。
做“法治CT”,定制专属体检单
达州俣创商业管理公司作为一家达州本地商贸服务中心的管理企业,管理着上百家商户企业,每年都面临大量的合同签订和涉税申报事项。
(税务干部进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和政策宣讲)
“合同中应该注意哪些避坑事项?”“未按规定履行合同约定,还需要交税吗?”“委托他人代办税务申报,责任谁承担?”……这些问题都是达州俣创商业管理公司总监王海光最为头疼的“隐患”。
在达川区税务局联合达州市司法局、达川区司法局开展“典税成金 法护未来”专项普法宣传活动中,税务干部与司法干部一同拿起《民法典》与税收法规政策,深入剖析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风险点,主动将民法典合同编、物权编与企业税务筹划等相关事项紧密衔接,并结合最新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法律依据—税务实操—风险规避”全方位“体检报告”,切实护航企业在“合规经营 诚信纳税”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在渠县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税务干部以企业发票的开具和使用为“小切口”,组织税宣小分队围绕“守法经营 诚信纳税”主题开展线下宣传活动,吸引了园区内众多企业代表参与。
“发票不仅是消费的凭证,更是企业合规经营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活动现场,税务干部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发票的开具规范、取得要求、保管规定、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生动展示了在政策享受、税务稽查等场景中,发票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让参与者深刻认识到合规使用发票对自身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切实引导企业严格遵守发票管理规定,杜绝虚开发票、使用假发票等违法行为,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纳税。
看“商圈快闪”,烟火气里法味浓
在开江县城市综合体,开江县税务局联合县检察院开展“税检联袂弘法义 典章普照惠千家”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与税法宣传走进商圈、走进群众,共绘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图景。
(税务干部对商圈商铺进行“面对面”答疑)
活动现场,税务干部们化身“普法宣传员”,围绕民法典中与税收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电子屏展播、设立法治宣传咨询台、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等形式,针对纳税人缴费人关心的“重点群体优惠”“发票开具操作指引”“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及申报”等涉税高频热点问题开展“一对一”辅导、“面对面”答疑,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税收法律就在身边。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发票知识的印象,活动现场还开设了“你提问我答疑”环节,税务干部们针对消费者提出的“日常购物应该索要发票吗”“商家拒开发票是不是违法行为”等系列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获得在场消费者的点赞。
“请问,如果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怎么办?”听完政策讲解的周女士向税务干部问道。“您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商家有义务为消费者开具发票。如果您遭遇上述情况,可以拨打12366服务热线进行举报,也可以直接前往办税服务厅向我们工作人员反映相关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税务干部们在向消费者科普发票知识、帮助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的同时,还向入驻城市综合体的各类商家发出开票提醒,引导商家依法为消费者开具发票并按时申报纳税。
“虽然我们只是小本生意,但一样坚持规范经营,依法为消费者开具发票,不仅让消费者吃得开心,还要吃得安心。”开江县山下五厨渣渣牛肉餐饮店的老板曾先生向前来提醒开票的税务干部如此说道。
上“乡村课堂”,田间地头解难题
“以前总觉得民法典离我们远,今天才知道它管着我们签合同、租土地这些大事儿!”大竹县周家镇狮子村村民王必俊听完“法治流动课堂”讲解后感慨道。
(税务干部下乡开设法治流动课堂)
针对乡村企业经营者,税务干部重点分析了涉农企业常见的劳务纠纷、合同风险等案例。“我们合作社主要通过大棚种植西红柿进行售卖,刚和外地客户签了订单,今天学到的合同审查要点太实用了!”大竹县中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太宽表示。
在“税费解忧e站”专区,由税务骨干组成的服务团队正在为村民代表提供“一对一”咨询。村民唐仕孟询问道:“我儿子长期在成都务工,中途因更换公司断交了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现在还有没有办法缴纳?会不会影响到他之后的社保待遇呢?”
大竹县税务局驻狮子村第一书记陈召达详细解释道:“这个是不受影响的,个人到龄领取养老保险要同时符合年龄和累计缴费月份两个条件。员工离职后,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自行缴纳对应月份的基本养老保险。活动现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余份,现场解答疑问20余人次,有效引发村民对《民法典》的关注和重视。
与此同时,在通川区碑庙镇千口村,通川区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赵成成用方言向村民讲解民法典知识,“阿姨,丈夫瞒着妻子把共有住房卖掉,是无效的,这是民法典明确规定的。”通俗易懂的讲解赢得村民阵阵掌声。
针对村民实际需求,税务干部以“《民法典》中的乡村生活”为主线,重点聚焦合同签订、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开设“法治流动课堂”,把法律知识和税收政策送到村民家门口,让学法用法成为“新农活”。
法治中国,“典”税同行。达州税务此次宣传月以“场景化+互动化”推动《民法典》与税法宣传深度融合,让法治从“纸面条文”走向“身边故事”。下一步,达州市税务局将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聚焦多形式多样化的普法宣传,持续深化“法治+税务”双轮驱动,探索建立“政策直达—法律适配—企业反馈”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法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胜势,让“税收•法治•公平”逐步融入纳税人缴费人的生活日常,助力营造全民遵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文/陈川 张东雁 杜俊颉 王瑾 郝婉邑 图/达州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