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资源中国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北京市规自委对10个区增设了1760台(套)地灾监测新设备

近日,北京市进入汛期。为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地质灾害技防能力,保障全市安全度汛,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10个区增加布设了1760台(套)新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目前,全市监测设备总量达到18类共3600多台(套),监测点位提升至每百平方公里35-36处,形成覆盖北京山区全域的突发地质灾害自动化立体感知网络,实时保护着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3万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3年,在“杜苏芮”台风极端强降雨影响下,北京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的雨量站数据传输稳定,保障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平稳,有效支撑了市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决策和应对工作。今年,全市监测设备布设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技术也实现了提升。

北京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探索了更适用于本地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新增加了泥石流断线报警器、雷视一体泥位计和新型崩塌监测仪。其中,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为避险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 AI高性能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和监测数据相互验证,减少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监测仪依据国际最新理论研发,基于静力学、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输出30多个监测指标,相对于传统采用位移监测的手段,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新布设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全部采用5G数据通信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数据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地质灾害预警的精度,基本实现了全市泥石流隐患全覆盖和威胁居民的重要崩塌隐患监测,织密了汛期“安全网”。(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