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进都江堰白沙河梯度降雨研究项目,近日,成都水文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正勇主任率副主任杨津及水文建设室技术骨干组成的查勘小组,深入都江堰大水沟无人区开展实地查勘选址工作。全体成员以“脚步丈量责任,行动诠释担当”的作风,历经一日艰苦跋涉,圆满完成多区域现场考察,为项目科学选址与精准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明群:锚定梯度降雨研究关键需求
都江堰白沙河作为西南山区重点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机理研究的核心区域,其梯度降雨观测数据对分析暴雨时空分布规律、山洪致灾临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查勘聚焦“精准选址”目标,旨在为后续梯度降雨监测站点布设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提升山区暴雨山洪预警预报能力。
查勘攻坚:深山密林里的“现场课堂”
查勘当日,小组成员深入大水沟偏远山区,沿途地形复杂、植被茂密,部分区域需徒步穿越陡峭山路与荆棘丛林。王正勇主任始终走在队伍前列,每到一处预选点位,便带领技术人员实地踏勘,结合项目规划需求,从地形地貌、水文特征、交通可达性、设备安装条件等多维度展开论证。
“梯度降雨研究是暴雨山洪灾害防控的‘前哨站’,每一个监测点的选址都关系着数据的代表性和连续性。”王正勇主任在查勘中强调:“必须以严谨态度、科学方法,综合考量自然条件与长期运维需求,选出最适宜的方案。”
成果丰硕:以实干实效筑牢项目根基
经过全天高强度作业,查勘小组完成多个重点预选区域的详细考察,采集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汇流特征等关键数据,记录了各点位的优劣势分析报告。“此次查勘获取的一手资料,为后续站点优化布局、设备选型提供了‘实景地图’。”杨津副主任表示:“数据越详实,未来监测网络的精准度就越高,对山洪灾害的预警支撑就越有力。”
作风彰显:团队协作诠释责任担当
此次查勘不仅是一次科研攻坚,更展现了成都水文中心“深入一线、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从领导干部到技术骨干,全员主动克服山路崎岖、天气闷热等困难,全程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虽然今天走了好几个小时山路,但每一步都踩在项目需要的‘关键点’上,值!”参与查勘的年轻技术人员感慨道。
未来展望:以更高标准推进项目落地
下一步,成都水文中心将以此次查勘成果为依据,加快推进梯度降雨监测站点选址方案论证,同步启动设备采购与安装筹备工作。
项目建成后,将为西南山区暴雨山洪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提供连续、精准的基础数据,助力提升区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水文力量。
来源:成都水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