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加快推进“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厚植交通强省根基

当前,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交通强省建设要求,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和“甘川第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的建设,成为甘肃主动对接并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体运行效能的必然路径。


谋发展,激活区域协同的新引擎

聚焦联网补网强链,填补西部路网空白。近年来全国路网密度增长趋缓,据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3.68万公里,公路密度56.63公里/百平方公里,仅增加0.85公里/百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底,甘肃省公路通车里程15.93万公里,以42.58万平方公里面积计算,路网密度约为37.4公里/百平方公里,甘肃路网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制约了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2024年5月,省政府印发“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建设总规模约4550公里的高速公路新通道。“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完成后,将极大填补甘肃路网空白,优化路网整体结构,推动甘肃实现县县通高速。

服务“一带一路”,推动交通强国建设。甘肃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是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开放新格局的历史使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北部高速公路新通道的建设将为这两条经济走廊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该线路主通道是S10张掖至马鬃山高速公路张掖段,通过马鬃山口岸与G7京新高速相连,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新通道与连霍高速等现有交通干线相互衔接,串联已有的陆上通道、空中通道、网上通道,将铺就甘肃通达世界的立体式国际大通道。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省际互联互通。甘肃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河西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相对完善的工业基础,如酒泉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张掖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颇具规模,金昌、嘉峪关等城市依托金属矿产资源,发展了与之配套的化工、建材等产业;而陇东南部分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高速公路新通道的建设犹如纽带,将有力加强区域间要素流通,促进产业转移与承接。同时,“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中多条线路与G7京新高速、G1816乌玛高速、G22青兰高速、G6京藏高速等相接,加强了与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青海等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网络的联系,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实现省际互联互通,为更好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提供交通基础。


通衢道,畅通民生福祉的主动脉

提升“两区”交通基础。随着“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和“甘川第四高速公路新通道”建成,甘肃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省内交通出行条件将进一步改善,甘肃省革命老区综合交通、民族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交通保障。G1816乌玛高速合作至赛尔龙(甘青界)段建成后,将成为连通甘南州碌曲、合作、夏河3县市6个乡镇,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大走廊;G0611张汶高速赛尔龙至郎木寺段与S45碌久高速尕秀至玛曲段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甘青川省际联系,推动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打通旅游大环线。甘肃旅游资源丰富,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将实现交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甘川第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串联兴隆山、冶力关、扎尕那、九寨沟四大景区的快速旅游通道,不仅实现了景区之间车程从“半天”到“两小时”的跨越,更以高速公路为纽带,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为产业集群。随着通道建成,甘肃全域3A级以上重点景区实现 “全程高速直达”。作为甘肃“三纵六横”高速公路网的关键一“横”,“甘川第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整合了优质旅游资源,将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作为撬动文旅产业升级的战略支点,让“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品牌影响力迈向新高度。

拓宽入疆主通道。连霍高速作为连接江苏连云港和新疆霍尔果斯的交通大动脉,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也是进出新疆的主要干线之一。近年来,甘新界连霍高速交通量激增,重载交通多,并受大风、沙尘、暴雪、冰雹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而频频梗阻,常造成堵车和人员滞留。河西北部新通道建成后,将自东向西贯穿河西走廊北部,与既有G30连霍高速通道沿河西走廊构成“梯”形布局,将极大缓解其交通压力,分流交通流量,保障进疆入甘主动脉“最后一公里”及多通道畅通。


抓建设,驱动交通发展的新动能

创新特许经营模式。甘肃抓住国家“两重”“两新”等国家重大部署加面扩围的机遇,积极探索创新特许经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方案印发后,各级领导带头推介、招商,先后在北京、成都、武汉、兰州等多地开展“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项目推介活动,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投资。利用“甘川第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吸引央企和有实力的省外企业投资建设,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在国家鼓励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创新的大背景下,甘肃的探索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主动开辟绿色通道。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积极统筹协调项目推进,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发挥重点公路项目技术方案审查机制作用,加快特许经营方案编制及核准,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大力推进特许经营者招标、项目法人注册等工作,极大缩短审批时间,为项目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省政府强化统筹调度,工作专班全力落实,省直部门密切配合,市州政府压茬推进,各方力量主动作为,全力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创造条件。截至目前,纳入实施方案的“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54个项目中,已有23个项目完成特许经营者遴选,共引进社会投资企业63家,吸引社会企业投资资本金436.5亿元,“甘川第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G0611赛尔龙至郎木寺高速公路等2个项目已经完成特许经营者招标。“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下一步,在交通强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引下,甘肃交通运输部门将全力推进“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和“甘川第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力争到2027年“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主骨架基本建成,2029年实现“甘川第四大新通道”基本贯通,尽快实现“内外联起来、省内快起来、交通强起来”美好目标,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甘肃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