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一进入中心就像上了流水线,民警足不出户就可以‘一站式’完成嫌疑人人身安检、信息采集、审讯调查等工作,极大地缩减了案件办理时间,有效提升了整体执法办案质量。”在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法制大队大队长何胜永如此说道,言语中透着对这一创新成果的自豪。
走进这个450平方米的现代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看到的是一幅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从受案立案到涉案财物管理,从人身检查到信息采集,每一个环节都在严格的规范中有序进行。这里不仅是执法办案的重要场所,更是法治公安建设的生动缩影。
创新驱动:打造执法办案“新引擎”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牵动整个公安工作的“牛鼻子”。面对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聚力法治公安建设,全盘谋划统筹、全量汇聚资源、全面融合联通。
2022年5月,建成了这个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涉案财物保管“四位一体”的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中心构建形成以“一中心、两平台、三机制、四监督”为核心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式监督管理机制,为加快形成安定公安新质战斗力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我们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实现了受案立案、入区登记、人身检查、信息采集、案件研判、涉案财物管理各环节全流程服务、全闭环运行。”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这里不仅功能齐全,更是智能化程度很高。
贴心服务:让执法办案更高效
步入中心内部,律师接待室、心理咨询室、伤情鉴定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甚至还能实现邮政寄递及涉案资金和保证金网上缴存等业务。这些看似细微的设置,背后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中心常态化配备专职人员6名,通过正副班轮换机制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运行管理。”何胜永表示,这种“一站式”贴心服务为办案民警节省了1/3的办案时间,全面提升了执法办案效率。
数据最有说服力。年内,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共办理案件483起,进入人员628人次,刑事案件入办率达到98%以上。这组数字的背后,是执法质量的显著提升,更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有力保障。
智能管控:科技赋能法治建设
在中心的监控室里,看到了现代科技与执法办案的深度融合。按照“实物集中保管、信息随案流转、权限同步移交”的原则,这里实现了涉案财物全程网上一体化管理。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心利用警务平台对案件办理进行跟踪管控、实时提醒,有效杜绝了无人看管、单人讯问等执法安全隐患。创新推行的四色预警和入区报备监督机制,自运行以来,实现了全局执法办案场所安全事故“零发生”。
“我们对内打破警种壁垒,大力推行多警种合成作战。”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研判的方式,强化对涉案人员、信息的多维搜集、综合研判,有力支撑审查讯问等案件办理工作。今年来,通过合成研判,已经破获系列案件5起。
协同发力:构建执法办案新格局
法治建设从来不是公安机关的独角戏。在安定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看到了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生动实践。
中心对外联动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资源,实现了“集约化办案、全流程管控、专业化支撑、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协同”,着力提升执法质效和执法公信力。这种跨部门的深度协作,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更重要的是确保了执法办案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标杆引领:示范带动向未来
经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和完善提升,安定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于2023年11月获评甘肃省“标杆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对中心在保证执法办案规范和人员安全方面突出成效的充分肯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强的发展保障。”安定分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定西这片热土上,一个现代化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科技强警的典型代表,更是法治公安建设的生动实践。随着各项创新举措的深入推进,这里必将成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定西、法治定西贡献更大力量。(文、图/蒿政瑜 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