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重庆市涪陵区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区体校”)与涪陵城七校教育集团、巴蜀中学、涪陵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等14所学校签订体教融合项目协议,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全区体教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体教融合是国家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打破体教壁垒、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绘就蓝图。2024年12月,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涪陵区深入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明确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深化“以体育人”“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着力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实现体质健康水平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双提升”。
区体校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号召,以体教融合为核心,多措并举推进区域体育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共建高水平运动队。深化“区队共建”,与涪陵外国语学校、涪陵二十一中、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天湖校区等校合作共建跆拳道、柔道、田径、举重等项目高水平运动队。推行“区队校办”,由具备条件的涪陵外国语学校、涪州中学等校承办足球、橄榄球、游泳、射箭等项目。鼓励涪陵实验中学、涪高中、涪陵职教中心等15所学校自建篮球、排球、网球等特色项目运动队。
贯通学段,健全培养体系。新签约项目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入先进训练理念与方法,优化“区队共建”“区队校办”“自建队伍”多元模式,构建从小学到中学全学段贯通、多项目覆盖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体系。近期,区体校与涪陵外国语学校签约共建“名校名队”,目前已在橄榄球、游泳、举重等多个共建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训并重,协同育人。区体校践行“两集中”办学模式,开通体育特长生绿色通道。同时,与涪陵实验中学、城七校、实验小学等学校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合作学校在文化教学、学生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及体校在专业技术、竞赛组织方面的专长,为运动员提供更优质的训练与学习环境。
强化体校,夯实基础。为争创市级重点体校(基地),区体校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积极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2025年新引进摔跤教练员一名,摔跤项目拟重启)。大力支持教练员“走出去”参加培训学习,持续提升专业执教水平。
此轮签约是区体校深化资源整合、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我们将持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选才-育才-输才’全链条培养体系,着力培育兼具卓越体育技能与全面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区、体育强市、体育强国’贡献力量。”区体校负责人盛乾坤说。(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田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