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税务登记与市场监管衔接不畅、行政审批效率低下、后续监管执法“各自为战”等难题,国家税务总局金川县税务局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政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于近日召开联席会议,聚焦“信息互通、流程再造、执法联动”三大核心议题,达成多项协同治理共识,为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加速键”。
联席会议上,四部门深入剖析当前税务部门与市场监管领域存在的三大症结:信息孤岛问题突出,由于经营主体登记信息更新滞后,税务部门常常面临“无数据可依”的困境;行政审批与监管“脱节”,部分企业“先办照后办税”导致税务登记信息缺失,加之政管局“一网通办”平台与税务系统对接不充分,影响经营主体准入效率;执法联动机制缺失,综合执法部门在查处无证经营、虚假注册等案件时,往往因缺乏税务数据支撑而难以精准发力。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也影响了经营主体的办事体验。
针对这些痛点难点,四部门创新推出“四项机制”实现协同破局。在数据共享方面,建立“实时通”机制,市场监管局每日向税务部门推送企业登记、变更、注销数据,税务部门同步反馈纳税状态异常信息;通过打通“金税三期”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数据传输“零时差”,将经营主体注销时间从15天大幅压缩至3天;审批服务方面推行“一窗办”机制,政管局在发放营业执照时同步推送税务登记指南,税务部门通过“一网通办”平台预填信息,实现“照后即办税”。此外,对需多部门审批的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将企业开办审批时限从30天缩短至7天。
在后续监管环节,四部门构建起“全链条”联合监管机制。税务部门运用大数据分析筛选高风险企业,推送至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核查。根据纳税人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A级纳税人减少检查频次,对D级纳税人开展“双随机”抽查,将“非正常户”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同时,建立信用惩戒“一张网”机制,将税收违法“黑名单”等信息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对失信主体在招投标、银行贷款等领域实施限制。待企业完成税款补缴后,税务部门会同步推送修复信息至市场监管局,帮助企业恢复信用等级。
此次联席会议标志着金川县跨部门协同治理迈上新台阶。通过打破信息壁垒、重塑业务流程、强化执法联动,四部门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的转变。金川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深化协同治理,为经营主体营造更公平、更高效、更透明的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图/金川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