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阳光下的守护”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陇原大地——平凉公安法治建设创新实践纪实

7月8日,甘肃公安"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平凉。

“你们把我关到这来,我家娃娃丢了怎么办?”在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讯问室内,一名犯罪嫌疑人突然情绪崩溃,嚎啕大哭起来。

得知这名离异独居的嫌疑人家中还有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案管中心民警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迅速联系居住地派出所协助查看孩子情况。当民警拿着孩子在学校平安上课的照片给他看时,这名嫌疑人紧绷的情绪终于缓和下来。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媒体采访团在平凉公安机关采访时看到的真实场景。在陇东这片热土上,媒体团感受到了人民公安在严格执法中的人性关怀,在规范办案中的真心守护。


让执法更有温度:775平方米里的人间真情

走进崆峒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科技感与人情味并存。这个占地775平方米的现代化办案“中枢”,自2024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不仅实现了执法办案的规范化、智能化,更在一个个细节中体现着执法的温度。

“以前办个案子,真是‘跑断腿'。”一位基层派出所的办案民警回忆说:“现在好了,所有环节都在中心闭环完成,有专人引导、专业保障,我们办案民警能更专注于案件本身了。”


在这里,律师会见室、心理咨询室一应俱全,7名专职管理人员24小时在岗,提供从入区登记到最终送押的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截至今年7月,中心已登记入区人员796人,还协助外地同行使用办案场所25次,启用至今没出过一起执法安全责任事故。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崆峒区检察院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直接进驻中心,公安执法与检察监督实现了肩并肩,不仅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也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了每一个办案环节。


荧光绿的温暖:小拐杖背后的大情怀

清晨七点,崇信县第二小学门口,二年级学生王一鸣拄着拐杖,在妈妈的搀扶下缓慢向校门移动。上周不慎摔伤腿的王一鸣本可以请假在家休养,却坚持要来上学。

“孩子说不想落下功课,我们正发愁怎么送他进教室,护学岗的民警就主动过来帮忙了。”王一鸣的妈妈感动地说。


护学岗民警不仅帮助行动不便的王一鸣顺利入校,还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专属护送方案——协调学校将王一鸣的教室调到一楼,每天安排专人接送,确保他安全上下学。

“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在城区第一小学执勤的民警王建军说。崇信县公安局创新实施”定人、定岗、定责”护学机制,为每所学校配备2名专职警力,那一抹荧光绿成了崇信街头最温暖的色彩。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护学岗累计投入警力5800余人次,城区学校周边非机动车头盔佩戴率达97.6%,交通违法率同比下降42%。在农村地区,23个升级改造的交通安全劝导站发挥着重要作用,农用车接送学生的违法行为减少了八成以上。


服务有温度:企业家眼中的“贴心民警”

盛夏的清晨,灵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带着一沓精心编制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南》和《公安经侦建议函》,来到辖区某金融机构,为企业送上量身定制的风控建议。

“新入职员工是否完成安全培训?生产运营期间有啥困难?”民警在设备轰鸣声中逐项核对安全台账,详细了解企业发展诉求。这样的平安问诊每月都会定期开展。

在近期召开的一场警企座谈会上,某现代包装企业老板陈某感慨地说:“公安经侦民警以案示法、律师现场普法,这场警企座谈会解决了我们最关心的法律问题,更建立起预防机制。”

山东能源邵寨煤业负责人周某的感受更加直接:“从安防指导到员工普法教育,民警的服务既专业又贴心。”

灵台公安建立起“警务前移、预警前置、联动治理”工作机制,在产业园、煤电化工园区设立2个警企服务中心,选派百名业务骨干担任护航警官,形成一对一包联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已开展安防指导37次,指导8家企业升级安防系统,成功化解涉企矛盾18起。


科技有力度:让数据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崇信县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校周边的交通状况。“通过新建的6处测速抓拍系统,我们可以精准掌握校园周边车流情况,及时调配警力。”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

无人机巡查补充监控盲区,缉查布控系统快速识别违法车辆,“错峰放学”小程序帮助家长合理规划接送时间……这些创新举措,织就了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网。

在农村地区,劝导员们利用“农交安”手机APP、交管12123等平台,建立人、车、路信息台账,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守护无止境:用初心诠释使命担当

“守护学生安全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崇信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语朴实而坚定。在崇信,辖区连续12年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今年以来,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2.94%,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0%。

在灵台,随着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实现双增长。正如某企业代表在营商环境座谈会上所言:“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法治护航的安全感,更是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在崆峒,分局刑侦大队曾在外地抓获一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起初,此人装聋作哑,声称听不懂普通话。但当他被带入崆峒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后,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工作环境,让他逐渐放下了心防,最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夕阳西下,放学的孩子们在交警的护送下安全离校;华灯初上,企业家们在民警的守护下安心生产;深夜时分,办案民警在规范的执法中彰显着法治的力量……

在平凉这片土地上,“阳光下的守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份份温暖的关怀,一次次有力的行动。人民公安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守护,什么是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文、图/蒿政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