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美后溪镇坂头林场深山中的许庄村,一片曾经荒芜多年的撂荒地重新绽放了活力,成为生机勃勃的水稻丰收之地。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出于保护水源地、配合石兜水库扩容的考量,许庄村整村搬迁,村民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在山下的三兴社区开启了新的生活。村民生活水平提升了,可深山里的田地却渐渐被荒废——杂草疯长、泥土板结、农田寂寂,这一荒,就是好几年。对于一些村民而言,那些田地承载着他们的乡愁,他们的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些田地。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卢海彬,便是其中之一。看着曾经稻香弥漫的农田变得如此萧条,他的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极了。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渐渐萌生:一定要让这片荒地重新焕发生机。2021年底,卢海彬牵头组建了一个团队,决心向这片撂荒的田地发起挑战。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卢海彬团队终于拿到了92亩试验田的改良复育权。
改良复育开始后,团队成员们每天天不亮就来到田里,一直忙到夜幕降临。他们先是对土壤进行详细地检测和分析,发现由于长期撂荒,土壤肥力严重下降,板结严重。为了改善土壤状况,他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一方面,运来大量有机肥,均匀撒在田里,然后用犁耙一遍一遍地翻耕,让肥料和土壤充分融合;另一方面,他们种植了一些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苜蓿等,当这些作物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将其翻耕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卢海彬和团队成员重新规划、建设田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他们顶烈日、冒风雨,在田里铺管道、开沟渠,有时为了一个合适的管道走向,他们反复论证、精益求精。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2022年7月,这片曾经荒芜的田地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当第一株水稻秧苗被小心翼翼地插入田中时,卢海彬和团队成员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那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看到了这片荒地重变良田的美好未来。
收获的季节到了,沉甸甸低垂着的稻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一年的艰辛与喜悦。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发出欢快的轰鸣声;一袋袋金色的稻谷被装上车,运往仓库,卢海彬和他的伙伴们心中满是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卢海彬团队的努力下,这场深山里“荒地变良田”的实践,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粮食产量,更成了希望的象征,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了家乡的发展、为了土地的重生而努力奋斗。而卢海彬和他的团队,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目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