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双流区税务局以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目标,创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税收普法体系,通过进园区、进社区、进商圈、进校园、进云端等多元形式,推动税法宣传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让税收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税动力”。
阵地前移:打造园区普法新样板
走进双流经济开发区,一块崭新的“税收法治宣传基地”标识格外醒目。作为成都市首个以园区为载体的税收法治宣传基地,该基地由双流区税务局联合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打造,集政策宣传、风险提示、案例解析、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将税收法治宣传阵地前移到企业“家门口”。
“我们不仅提供常规的政策宣讲,更注重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双流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创新推出“订单式”普法服务,企业可预约政策解读、风险诊断等个性化辅导,税务部门则组建专家团队“一对一”响应。同时,基地还建立了“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库,通过真实案例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蒋景奇对此深有感触:“税收政策更新快,企业理解常存在盲区。如今基地建在‘家门口’,不仅有权威解读,还能模拟税务风险场景,帮助我们提前排查风险,这样的服务非常务实!”
协同共治:构建普法宣传新格局
如何让税收普法覆盖更广、触达更深?双流区税务局的答案是——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协同共治新格局。
在双兴产业社区,税务青年先锋队联合街道办举办税企恳谈会,46家规上企业代表围绕税收合规、风险防控等话题与税务干部深入交流。“过去遇到政策问题,得跑税务局咨询,现在税务人员主动上门,还能‘一对一’解答,效率高多了!”一位企业财务人员感慨道。
这种“税务+街道+社区”的联动模式,在后续活动中不断深化。在蛟龙港工业园区,税务局联合区工商联、区城市更新中心等部门开展“财税赋能·金融护航”活动,通过专题辅导、风险警示等方式,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线;在优品道商圈,税务干部设置咨询台,向商户和市民普及社保缴纳、个税扣除等民生政策,让税法宣传更“接地气”。
“税收普法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凝聚多方合力。”双流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部门资源,税务普法从“单部门推动”向“多部门协同”转变,让政策落实更顺畅,企业获得感也更强。
创新形式:让税法宣传“活起来”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个税汇算那些事儿……”一场由双流区税务局联合区司法局、融媒体中心举办的直播普法活动,吸引了3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辐射全区5000余家企业。税务与司法专家联手,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问答,将专业的税法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不少观众留言表示:“这种形式既直观又实用,希望以后多办!”
除了线上直播,税法宣传还走进校园,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种子”。在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税务干部为毕业生讲解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并结合大学生群体的专业方向、创业意愿等,提供实操指导,助力年轻人走好职场“第一步”。“这些政策对我们创业很有帮助,降低了起步阶段的成本压力。”一名有意创业的学生感慨道。
在双流区实验小学,税法宣传则以更生动的方式展开。税务干部化身“税法老师”,用趣味图画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解税收的起源和作用,让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通过在升旗仪式上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税义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诚信原则,开展“小小纳税人”税收普法实践活动,以“模拟经营+真实纳税”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劳动体验中理解税法精神,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诚信纳税意识,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普法效果。
从园区到社区,从线下到云端,从企业到校园,双流税务的普法实践正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方式,推动税收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未来,双流税务将继续拓展普法广度与深度,创新宣传形式,优化服务举措,让税惠政策从“纸上”落到“账上”,让便民春风从“指尖”暖到“心尖”,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税力量”。(文、图/双流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