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六个一”模式
“我们家七口人,20年前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是跟张春梅理事长第一批一起上山发展搞养殖,我承包了20多亩山地,第一批鸡苗和饲料先赊账给我,她一有空就来教授养殖技术,养大的鸡她负责回收销售。目前我的养殖基地已扩大至60多亩,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轻松过万元,家里盖了三层新楼,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红山村脱贫户徐浩华乐滋滋地说道。
张春梅(右一)向农户传授养殖技术
张春梅,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五华县红根然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00年,张春梅嫁至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红山村。当时的红山村,是一个特困村。面对贫穷落后的村落,张春梅萌生响应镇村党委的号召--“向山谋富”。2002年,张春梅承包了60多亩荒山,开始养鸡养猪的创业生涯。在经历非典瘟疫、价格大跌、血本无归等挫折后,张春梅跟镇村党委摸索出“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事业渐渐有了起色。
“自己日子好过了,我也希望村民们日子也过得更好”。张春梅说。在镇村党委的带领下,红山村农户逐渐形成了一个山头、一座安居房、一栏牲畜、一个沼气池、一园果树、一口鱼塘的“六个一”“红山模式”。
为更好服务村民,抱团发展,2013年,张春梅创立了五华县红根然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她的推动下,在红山村委的带动下,目前红山村发展种养业的农户有103户,鸡年出栏约100万只,猪年出栏约2万头,种植板栗约900亩,种植柚子约600亩,种植油茶约500亩,经济利润超1000万元。
打造宣传推广模式
“这是红根然土榨花生油、这是新桥腐竹、这是大田柿花、这是七畲径茶、这是长乐烧酒……”。走进五华县乡村振兴农产品展示推介中心,货架上的农产品琳琅满目,一个个五华人民家喻户晓的乡镇特色农产品,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张春梅(左一)向顾客介绍五华农产品
为更好的宣传、推广五华县农产品,2023年9月,张春梅携手五华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成立了集农产品展览、交流和推介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五华县乡村振兴农产品展示推介中心。该中心是五华县委、县政府牵头推动的重要项目,以“线上+线下”的双线模式运营,占地面积约700多平方米,共分两层,一层为农产品展示及零售中心,以镇为单位设置独立专柜展示,汇聚了全县16个镇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二层为农产品推介中心和直播平台,不定期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企业家、带货达人等通过线上平台积极推介五华特色农产品。
五华县乡村振兴农产品展示推介中心旨在宣传惠农惠企政策,服务五华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县内外农业企业、合作社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农产品推介销售平台,宣传推介本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农业企业和产品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推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实现辐射扩散效应,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五华县乡村振兴农产品展示推介中心的投入运营,进一步推进五华县乡村产业发展,全面展示该县乡村振兴成果,也让乡村产业在开拓新市场、布局供应链上有了更多可能,犹如一台开路机,为推动五华乡村振兴成果提质增效开辟了一条“高速路径”,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打造批发直营模式
2024年10月,随着第一家“大都红山鸡”批发直营店开业,标志着张春梅让“红山鸡”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大都红山鸡’批发直营店的‘红山鸡’在空气清新、场地开阔的红山村大山里饲养120天后,才运到‘大都红山鸡’各批发直营店,我们农户从‘大都红山鸡’批发直营店购买‘红山鸡’回家再饲养一段时间,这样饲养出来的鸡既生态安全,又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五华县河东镇平南社区土鸡散养户李大叔对“大都红山鸡”批发直营店赞口不绝。
据悉,目前张春梅已在五华县河东、平南、双华、棉洋、梅林、安流、文葵、锡坑、横陂等地成功开设了10家“大都红山鸡”批发直营店。
“我们通过‘大都红山鸡’批发直营店连锁经营模式,既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又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我们计划在五华县各乡镇都开设‘大都红山鸡’批发直营店,前期预计开设21间,预计能提供就业岗位62人,年产值5832万元。”张春梅说。(文、图/林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