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生命火种点亮希望,四川省河湖中心党员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

近日,四川省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暖意流淌。四川省河湖保护和监管事务中心青年党员小余平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血液在仪器中循环分离,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汇聚。随着采集顺利完成,小余成为全省第890例捐献者,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重生的“生命火种”。

小余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这份爱心善举,始于2016年5月。彼时正在北京求学的小余,在一次红十字会进校园活动中深受触动,毅然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2017年首次接到初配成功的通知时,因了解不够深入,他有所顾虑,回复“考虑一下”。当得知另一名志愿者已答应捐献,这份未能兑现的承诺成了他心底的遗憾。但他从未放弃那份“若有需要,随时挺身而出”的朴素信念。

2022年研究生毕业,小余投身水利事业,并扎根基层实践两年。这段深入乡村、服务群众的经历,成为他淬炼党性的生动“实践课”。在基层的700多个日夜,他深刻理解了“担当”的意义——它体现在日常实干和尽心尽责中,更在于面对他人困境时的力所能及。

2025年4月,机会再次降临:小余与一名病情危急的血液病患者HLA配型成功!“第一次错过了,第二次机会又来了,既然答应了就要去实现。”他以坚定态度和科学解释消除了家人对捐献的误解和对健康的担忧,赢得全家支持。他第一时间向红十字会郑重回应:“没问题,可以捐献!”


小余注射动员剂留影

体检通过后,小余将计划告知单位,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许和全力支持。7月中旬,他按要求注射动员剂。捐献当天,单位领导同事专程到采集室关心慰问。完成捐献后,身体疲惫却眼神坚定的他轻声说道:“我曾接受过他人的善意,现在有机会帮助他人重燃生命希望,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这朴实的话语,是对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的最生动诠释。

对于远方等待“生命火种”的患者,小余真挚寄语:“朋友,最难的一关我们共同闯过,新生活的篇章正为你翻开。愿你早日康复,拥抱阳光与亲人!你的重生是我的心愿。”谈及捐献的意义,他希望更多人关注和加入这一事业:“多一人加入,就多一份希望。每一份善意,都是投向黑暗的光,终将汇成照亮世界的星河。”

小余这位年轻的党员、水利人、河湖卫士,以滚烫热血和无私行动,生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了新时代水利人守护河湖、心系群众、造福社会的责任担当与赤子情怀。他的善行,不仅点燃了个体生命的希望,更将感召更多人投身公益,让文明之花在巴蜀大地温暖绽放。(文/胡韬 图/四川省河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