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国医大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国医大师:姚希贤

姚希贤,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二、三、七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河北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百名优秀医生,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河北省最美医生。

姚希贤家传中医,195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擅长脾胃病、肝胆病、肠道病、胰腺等疾病及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其对慢性胃肠病,慢性肝病(肝炎、肝纤维化)经验丰富,卓有成效。

姚希贤认为在诊治疾病时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临床上治疗黄疸病证时,首须对之做出明确疾病诊断,是肝炎、胆石症,还是肿瘤。对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者,需明确为何种类型肝炎,是甲型、乙型肝炎还是其他类型肝炎,亦需明确是急性肝炎还是慢性肝炎。若为慢性肝炎,还须判断有无肝纤维化、肝硬化。在明确诊断、病因后,根据疗效确定采用治疗方法,用西医疗法、中医疗法还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采用中医药治疗者,临床情况复杂,患者体质迥异,差之毫厘,则有可能谬以千里,姚希贤认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能拘泥于成法,更不能简单地见黄退黄,而应详辨患者阴、阳、寒、热、虚、实之不同,辨证论治是优化疗效的关键。

对于肝硬化患者多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在活血化瘀药物的选用上多谨慎。姚希贤临床治疗急慢性肝炎中,观察辨证选用水红花子、丹参、赤芍、西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能够促进肝细胞代谢,改善肝细胞损伤,具有良好降酶、改善血清转氨酶活力、防止肝坏死的作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水红花子具有消瘀破积、健脾利湿的作用;三七等药物能够改善肝硬化、促进肝功能恢复等作用。

姚希贤在辨证治疗急慢性肝病中注重“衰其大半而止”,将丹参、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健脾中药联合应用,使祛瘀而不伤正,同时瘀血得祛,胆络通畅,溢泄有度,利于黄疸的消退,同时在临床慢性肝炎的治疗中具有逆转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等作用。姚希贤提到清热解毒药多苦寒伤正,只有正气充足才能祛邪外出,故正气不足祛邪不利者常有,辨证用药中多加用黄芪、当归、茯苓等健脾扶正,以助祛邪外出,同时防苦寒败胃,同时在慢性肝病的动物实验中观察到,丹参、黄芪联合应用,具有改善急慢性肝损伤动物血清转氨酶活力,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胶原纤维增生,同时促进已形成胶原纤维降解和肝纤维重吸收。

创建河北省首个临床博士授权点,临床第一位博士导师;创建河北省第一个消化病研究所;获建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结合临床实践授课、传授把脉诊病、科研,已培养出高徒、博、硕士生47人,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梯队。从医执教近70年,治疗患者20余万人次患者,疗效显著;以瘀血证、调畅气机立论研制“益肝康”“胃忧康”治疗大量慢性肝炎(病)、慢性胃炎萎缩性病变获得良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10篇,10篇为SCI收录;出版《衷中笃西内科病症治疗学》等著作8部共700余万字。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