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医行万里 情系中布——中国红十字会第七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百日”记


跨越万里,守护生命,中国红十字会第七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自踏上这片热土以来,已走过一百个日夜。他们倾注心血,用灵巧的双手托起一个个的生命,用温暖的目光点亮一盏盏希望的明灯。这支由13名精英医护组成的“生命方舟”,不仅将先进医疗技术带到了这片资源匮乏的土地,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成为中布两国人民心与心相连的最美纽带。

医术精湛技术飞跃

在唐加多戈医院的手术室内,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不断上演。心脏外科专家李永顺主任指导当地医生突破技术壁垒,成功实施多例高难度心脏手术,为当地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重生希望;胸外科专家武文斌主任协同当地医生完成多例复杂胸外科手术,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胸腔镜微创手术,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放射介入专家铁镔与心血管内科专家杨向向完成该院首例脑血管造影术,实现了零的突破,为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新的救治曙光。在多例危急PCI手术中,杨向向医生凭借丰富经验成功处理术中并发症,在生死一线间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当地医护人员的由衷敬佩。

麻醉团队万占海、刘玉蓉医生如同守护天使,不仅为高难度手术保驾护航,还积极引入无痛分娩和无痛胃肠镜技术,用先进理念改变当地医疗现状。体外循环灌注师高鹏通过精准技术指导和问题排查,全面提升了当地体外循环技术水平,为心脏手术安全打下坚实基础。消化科专家任丽新医生不仅传授先进的胃肠镜操作技术,更是亲自动手修理损坏的胃镜设备,并系统培训当地医护人员规范胃肠镜洗消流程,解决了设备维护的实际困难,用一双“巧手”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展现了中国医者的全能本色。

中医针灸专家杨江霞用银针和艾草在非洲大地播撒希望,传播中医药文化,针灸治疗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却能解决许多难题,这正是非洲人民所需要的诊疗方式。急诊医生朱文杰在唐加多戈医院急诊室内,带领团队与死神赛跑,成功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诠释了“临危不惧,救死扶伤”的中国医者精神。

情满异乡使命共担

医疗队的人道关怀如春风般温暖着每一个角落。在六一儿童节,他们赴当地孤儿院开展义诊慰问,为孩子们带去健康知识和节日礼物;应邀为华为科技(布基纳法索)员工提供急救培训和健康咨询。语言不通并不是障碍,医术和爱心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翻译张亚萍和梁晓蓉不仅传递语言,更传递着中布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成为医疗队与当地医院沟通的纽带。

工作之余,医疗队员们在异国他乡构建起温暖如家的集体。厨师巩惠宇精心制作的家乡美食——酿皮子、浆水面、牛肉面成为解乡愁的“灵丹妙药”。队员们共同采购食材、了解当地风俗;还积极锻炼身体,通过游泳、打球、跑步等方式保持良好状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医疗援助工作中。

“我们不仅是医者,更是中布友谊的使者。”队长武文斌如是说。百日耕耘,硕果累累,中国红十字会第七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非洲大地上书写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精神。虽然第七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抵达唐加多戈医院仅仅三个月时间,但已经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的高度赞赏,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他们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医疗援助、技术培训、健康教育、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化中布医疗合作,共同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为中布友谊谱写新的华彩篇章。(文、图/万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