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兰州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情况。今年上半年,甘肃外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逆势突围,以352.1亿元进出口总值、33.8%的同比增速(全国第二),交出“总量稳增、质量攀升、活力迸发”的成绩单:总量上,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彰显发展底气;质量上,贸易结构优化、新兴动能成长,凸显转型势头;活力上,市场主体扩容、“朋友圈”拓宽,展现开放生机。其中出口85.6亿元(增长40.5%),进口266.5亿元(增长31.7%,全国第一),总体稳中有进、亮点纷呈。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甘肃省一般贸易进出口259.2亿元,增长41.7%,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3.6%,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同期,甘肃加工贸易进出口83.4亿元,增长15.8%,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3.7%。保税物流进出口5.4亿元。多种贸易方式协同发展的格局更趋合理。
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为甘肃前三大贸易伙伴,甘肃对上述三国进出口分别为73.5亿元、38.9亿元和31.7亿元。同期,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01.7亿元,增长65.5%,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8.9%;甘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5.3亿元,增长33.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5.3%。据兰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口方面,对共建国家主要出口炉用碳电极、石油及天然气钻机、鲜苹果等,主要出口国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几内亚;进口方面,主要进口铜矿砂、镍锍、镍矿砂,主要来源国是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秘鲁。同时,兰州海关从强化政策引领、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支持通道枢纽提质增效、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与共建国家贸易更加便利化。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断迸发。上半年,甘肃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共计779家,同比净增122家。国有企业进出口243亿元,增长45.6%,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9%。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106.8亿元,增长13.7%,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0.3%。外商投资企业总值2.3亿元。在服务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应对贸易壁垒等方面,兰州海关重点从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一是强化政策供给与精准帮扶,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二是优化通关服务与效能提升,为企业降本增效。三是规范监管执法与权益保障,营造公平环境。
出口动能提质向新。上半年,甘肃出口“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离子蓄电池)2.0亿元,增长17.9倍,其中光伏产品出口1.7亿元,增长138.2倍。出口基本有机化学品2.7亿元,增长27.8%。同期,甘肃出口机电产品31.9亿元,增长10.2%;出口农产品16.2亿元。甘肃作为农业大省,兰州海关一直高度重视“甘味”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出口工作,并在强化组织保障、提高质量安全和品牌竞争力、优化流程等方面实施多项举措,从质量、效率、便利化各环节发力,推动“甘味”产品出口既能增量、更能提质。
重点资源性产品进口拉动显著。上半年,甘肃进口金属矿砂197.7亿元、增长44.0%,占全省进口总值的74.2%。进口镍锍32亿元,增长104.8%。进口镍钴材料12.4亿元,增长65.6%。兰州海关将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贯穿于重点资源性产品监管全过程,聚焦提升战略性资源产业安全水平,在保障金属矿砂等重点资源性产品高效进口方面,围绕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监管模式创新,将智慧海关建设成果转化为监管效能和企业便利,为企业减负增效。
总体来看,上半年甘肃外贸的增长不仅是总量的提升,更体现了结构、动能、市场等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为全年外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文、图/刘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