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中国高校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服务直达社区,筑就居民“心安”家园

今夏,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心’筑梦”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实践队的17名学子,将心理课堂搬进了石家庄14个社区的广场、活动室和党群驿站。14天、29场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心理健康服务密集落地,惠及居民逾1200人次。这场高效、专业的“社区行”,不仅送来了触手可及的温暖,更在社区治理和居民生活中播下了“心安”的种子。

“出征”大合影


9场“儿童心理游园会”在卓达书香园、朗菲园等多个社区火热开场。“同心击鼓”“故事换花”等趣味益智心理游戏吸引500余名儿童踊跃参与,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提升专注力与社交技能,家门口的“游戏场”变身心理健康启蒙地。

在盛邦花园二期、仓兴街社区开展的10节“七彩课堂”座无虚席。小朋友们在融入心理教育的手工、绘画、阅读课中激发创意、收获成长,有效协助社区点亮青少年缤纷暑假。

实践队在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开展七彩课堂活动


10场团体心理辅导也在锦绣学府、师大科大高校社区党群驿站等点位悄然铺开。活动围绕“社交盲盒挑战”“悦纳自我之旅”等主题,200余名儿童青少年在精心设计的环节中敞开心扉,于安全、支持性的团体氛围里提升自我认知与同理心,为家门口的“游戏场”再添一层心灵成长底色。

针对不同群体的分层科普深入人心。面向家长的“防手机沉迷”指南、关注老年人的“抗孤独”知识,通过专业展板和精准讲解,惠及300余人次,为家庭和谐与代际理解提供了实用“心”支持。

实践队在德贤幼儿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专业的心理活动,孩子玩得开心,我们家长也学到了知识,感觉社区更温暖了。”盛邦花园居民张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社区工作者评价:“大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活动,更是专业的理念和方法。这种‘校社联动’模式,为我们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打开了新思路。”

河北师大学子用14天的倾情投入,在14个社区点燃了“心灵微光”。这场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青春的奉献,更是将心理健康资源下沉基层、普惠民生、赋能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为构建让居民更安心、更舒心的“心安社区”贡献了充满活力的青年智慧与方案。(文、图/贾宁 田艳燕 安莉娟 丁磊 王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