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以改革创新破局 用实干担当作答——酒钢宏兴股份公司交出“稳中提质”答卷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产能过剩压力骤增、市场竞争白热化、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等多重挑战交织叠加。面对严峻的形势,宏兴股份公司紧扣“稳生产、降成本、提质量”主线,扎实推进“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各项工作。上半年,铁、钢、材产量均超额完成计划目标,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交出了一份“稳中提质”的期中答卷。


筑牢安全环保防线

夯实发展根基

宏兴股份公司将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作为首要任务,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管控体系。

在安全生产领域,持续开展“百班示范、千班创安”活动,通过深入班组调研、定期跟踪问效,精准解决了生产一线安全方面的难题。下发关于强化反违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起反违章长效机制。针对人机接触高风险作业、设备设施本质安全隐患等开展专项排查,从源头上防范事故发生。

环保治理方面,该公司按下超低排放改造“加速键”,制定2025年推进计划,本部清洁运输已完成改造并于6月份进入评估期,榆钢公司清洁运输5月份进入评估期,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改造全部完成,为打造绿色钢铁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生产组织管控

提升经营质效

生产组织是生产顺行的关键因素,宏兴股份公司聚焦减亏控亏目标,重点围绕生产、降本、营销等关键工作,精准施策,提升经营运行质效。

宏兴股份公司制定经营举措226项,梳理并完善《宏兴股份公司重点经营事项推进清单》各项措施148项,并严格按计划推进。针对镜铁山矿黑沟2号溜井施工期间输出中断的情况,提前调整选矿厂原矿用料结构,并及时储备黑沟矿;统筹钢坯资源配置,本部调拨榆钢钢坯63万吨,最大化发挥轧线产能;利用不锈钢热轧富余产能轧制碳钢卷22万吨,弥补CSP改造期间碳钢卷板不足的缺口;积极处置积压物料,上半年处置嘉北料场积压物料35.87万吨;强化设备管理,以“抓标准作业、管现场执行”为抓手,细化落实32项事故管控措施,故障事故有效降低,保障了生产稳定顺行。

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该公司动态调整采购策略,看紧盯牢周边经济资源,上半年,有序采购国内铁精矿,降本1619万元;积极采购钒钛精矿,降本796万元。在废钢资源满足生产需求情况下,严控质量有波动的料型比例,同时阶段性减采、停采性价比较低的破碎料等料型,通过优化废钢采购结构增效约2388万元;创新采购模式,采用“订单贷”“票据贴现”等模式采购原燃料32万吨,降低成本413万元,多维度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宏兴股份公司紧盯市场调整营销策略,积极抢占区域市场,西北销量同比提升4.73个百分点,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销售半径的有效收缩;推进“技术+产品+服务”营销模式,品种效益产品销量占比64.08%。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深入挖掘西北市场潜力,在能源化工领域供货21.22万吨,在大规模装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项目中供货9.24万吨,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上半年,宏兴股份公司本部、榆钢公司生铁成本分别同比降低474.88元/吨、857.43元/吨,尤其是6月份两地生铁成本分别为2017年7月、2015年9月以来最好水平。1—5月份,该公司钢后加工成本同比降低98.5元/吨,同比增效3.4亿元。21项公司级对标指标、91项厂矿级对标指标、37项内部同类产线对标指标、20项设备专题对标指标进步率分别达到57.14%、75.82%、75.68%、60.0%。


释放深化改革活力

激发经营动能

经营活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切实激发经营发展活力,宏兴股份公司坚持以改革破局,在深化改革上发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减亏脱困措施、高质量发展措施“两个层面”,宏兴股份公司系统筹划年度深化改革任务,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重点领域支撑保障、优化资源配置等“六大领域”,分项制定9个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深化改革工作方案。

上半年,该公司压茬推进40项重点改革任务、101项具体改革举措,已完成36项任务、98项推进举措,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结合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对创建一流企业行动14个愿景目标进行优化调整,修订调整创建目标16项,完善措施43项,同步制定2025年创建一流企业135项目标,为企业迈向一流明确了路径和方向。

在落实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改革方面,该公司加快“采购端”人才培养,选拔原燃料管理、经济配料专业人才,强化原燃料管理队伍,有效解决了原料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持续提升“销售端”人才素质,面向产品生产主体单位,选拔40名懂现场、懂技术、有活力、高层次的一线优秀骨干人员,举办第六期营销后备人才培训班,为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开拓产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坚实人才助力。强化科技研发力量,选拔28名研究生纳入科技研发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抽调195人参与炼轧厂工艺装备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投产工作,保障了项目顺利出钢。推进运输类业务外包项目集中整合,由储运部统一承揽,通过优化储运部运输人力配置,推进接替外包运输业务,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


系统延链补链强链

优化产业格局

结合最新政策要求、行业发展趋势,宏兴股份公司集中力量系统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延伸,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重点项目建设是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支撑。炼轧厂工艺装备升级与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炼钢连铸单项工程提前一个月完成交工验收并顺利投用,提升了炼钢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酒钢难选铁矿石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一期工程2号悬浮炉、皮带输送系统、干法制粉系统加工完成,为铁矿石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宏宇新材料公司炼钢区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二次除尘器系统完成交工并交付生产试运行、1号转炉及新精炼除尘设备完成交工验收……各项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链主企业,宏兴股份公司动态更新4张清单,确定2025年产业链招商工作思路及措施,先后组织与省内外多家单位座谈交流、现场查勘,积极拓展产业链合作。与此同时,调研形成新产业研究课题,全力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打造核心实力

“改变不了市场就改变自己。”宏兴股份公司以科技创新突破行业“内卷”,加速向“精益智造”转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铁前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聚焦铁料资源经济高效利用开展攻坚,完成昕昊达链篦机—回转窑生产高硅球团工业试验,生产高硅球团矿约1.85万吨;同步开展新3号高炉配加昕昊达高硅球团工业试验,高硅球团入炉量1.72万吨,试验期间炉况稳定顺行,硅石配比大幅下降,为铁前生产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钢后产品研发捷报频传。解决了高碳高锰钢碳化物偏析等技术难题,一次性成功试制Mn13,实现无磁圆钢首次销售。通过热成形钢多断面连续稳定浇铸攻关,进一步提升了热成形钢品牌形象,生产热成形钢超2万吨。成功研发马氏体J3Cr17NiMo等新钢种,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轨道车辆用301L不锈钢首次实现批量销售,经济效益显著。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主导制定的《公路护栏用连续热镀锌铝镁合金镀层钢带》团体标准已获批发布,提升了行业话语权;《洁净均质化高碳马氏体不锈钢全流程精益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超级双相不锈钢产品研发》项目、《绿色短流程汽车用超高强度热成形钢》项目分别荣获202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宏翔能源公司被评定为“甘肃省2025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创新发展成效明显。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宏兴股份公司以改革创新破局、用实干担当作答,在复杂形势下实现了生产经营稳中提质。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设备管理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打造本质安全、绿色低碳的现代化钢铁企业而不懈奋斗。(李淑芳 戚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