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农发行四川省通江县支行:7700万元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筑牢乡村振兴水利基石

水利兴则农业兴,水利稳则民生稳。农发行四川省通江县支行以金融为笔、以实干为墨,精准投放7700万元水利建设专项贷款,全力支持通江县(南部片区)灌区综合治理与示范带建设工程。这笔“及时雨”般的信贷支持,正从灌溉效能提升、生态屏障修复、产业活力激发三个维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水动力”,绘就一幅“水润田畴、绿满山河、业兴民富”的新图景。


精准滴灌:让每一滴水都成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过去浇地靠肩挑手提,遇上旱季只能‘望天叹’,现在高标准水渠修到田埂边,智能闸阀一拧,清水直接进地,种粮心里踏实多了!”望着田间纵横交错的新渠系,通江县农户李大哥的话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该行始终秉持“精准滴灌”理念,该笔贷款资金将精准投向灌区“毛细血管”改造——从水闸翻新、渡槽加固到隧洞清淤、暗渠铺设,同步配套道路修复与智能灌溉设备安装等。项目建成后,灌区输水效率将显著提升,3万亩农田将告别“靠天吃饭”,变身“高效节水田”,10余万农户将直接受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金融活水正通过一座座水利设施,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到田间地头。在通江南部片区的田垄间,现代农业的“水支撑”愈发坚实。


生态筑基:让每一条河都成为人水和谐的“风景线”

“现在河道淤塞、杂草丛生,汛期还担心淹了庄稼;有了农发行的资金支持,两岸将修筑生态护岸,水更清了、岸更绿了,傍晚来散步的村民将会比赶集还热闹!”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道。该行始终把“生态优先”刻在信贷投放的标尺上,重点支持通江河、澌滩河、纳溪河三大流域治理,河道清淤畅通水流,生态护岸造就美丽长廊。

从“防洪保安”到“生态提质”,金融力量正推动河流治理从“单一防汛”向“综合赋能”转型。未来,三大流域将绘就河道通畅、水质澄明、岸线葱郁、风光宜人的生态长卷,既守护了流域安全,更成为村民共享的“生态福利”。


产业赋能:让每一寸地都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这片坡地以前是‘荒坡薄土’,种啥啥不成,现在水土稳住了,种上蓝莓,亩产收入能超万元!”在通江县特色种植示范带,负责人算起了“增收账”。这是该行以“水利+产业”融合思维破题,用贷款资金撬动“水土共治—资源唤醒—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该项目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建成后将让万余亩低效园地重焕肥力。依托渠系延伸,在治理后的土地上打造蓝莓、花椒等特色种植示范带,1.5万亩“沉睡的土地”变身“产业高地”。

“生态修复让土地增值,产业导入让资源变现”,这一“生态修复—土地增值—产业导入”闭环,预计带动低效园地复垦率达80%,每年将为当地带来超1亿元增收,昔日的“荒坡地”将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如今的通江县南部片区,一幅“灌溉高效、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下一步,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将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模式、优化信贷流程,让金融活水继续润泽巴山蜀水,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通江样板”。(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