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甘肃省中心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29岁的甘肃青年王国举完成了等待11年的心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将跨越山海,用于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王国举因此成为全国第20731位、甘肃省第7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国举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始于2014年。当时18岁的他正在大学校园参加无偿献血,工作人员一句“多留8毫升血样,未来可能救人”打动了他,他当即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此后11年间,他从未更换电话号码,只为不错过配型成功的通知。虽然期间有过一次希望落空的失落,但他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
今年5月,王国举终于等到了那个重要的电话:他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从得知消息到完成捐献,整个过程都得到了家人和单位的全力支持。捐献过程中,王国举甚至比工作人员更主动,曾多次致电询问流程进展,生怕耽误了患者的治疗。
捐献当天,甘肃省红十字会、兰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专程来到医院,向王国举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切慰问,并为他颁发了象征人道奉献最高荣誉的甘肃省红十字会“博爱金奖”奖牌和荣誉证书。
王国举表示,能够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他感到非常幸运和满足。他也坦言,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仍存在不少误解。他呼吁加强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现代捐献技术安全可靠,并非抽取骨髓,对身体影响很小,却能给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入库只是举手之劳,但对患者来说,可能就是唯一的希望。”王国举说,“多一个人加入骨髓库,患者就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只要有人需要,我随时还在准备着。”王国举11年的坚守和无私捐献,是对生命至上、大爱无疆精神最生动的诠释。(文、图/甘肃省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