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见证新甘肃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兰州石化:向新图强铸荣光

大河滔滔,蜿蜒向东。母亲河在雄浑的臂弯处滋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兰州石化。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基地,受到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被誉为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的“摇篮”,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


这里,炼出了第一桶“争气油”,让中国用洋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为新中国工业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

这里,产出了“第一胶”,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的历史,用科技力量逆势突围,挺起民族脊梁。

这里,诞生了第一批工业乙烯,创造了中国化工史上从“粮煤化工”到“石油化工”的历史性跨越。

这里孕育了我国石油化工工业109项“第一”,走出了4名院士,铸就了“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精神丰碑;输送了36000多名技术骨干,奏响了“哪里有炼化企业,哪里就有兰州石化人”的时代强音。

这里,秉持“坚持党的领导是最大的原则,加强党的建设是最大的管理”,先后四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这是一个初心如磐的企业,这是一个赤胆忠诚的企业,这是一个从过去、到现在、至未来,一路创新图强的企业。


我为祖国炼石油

一部兰州石化发展史,承载半个世纪强国梦。

闵恩泽,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2年,闵恩泽夫妇临危受命,到兰州炼油厂研发催化剂。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他和科研人员吃在车间、睡在办公室,埋头搞研究,成功研制出了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一年后,他又带队攻克了微球硅铝催化剂难题,实现了中国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从无到有。60年代初,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被确定为我国炼油技术领域的“五朵金花”之一,并于1978年荣获国家科学大会奖项。

与小球硅铝催化剂同时享有“金花”之名的,还有干法尿素脱蜡工艺。这一工艺技术的突破,让我国空军战机,用上了自己研制生产的8号航空润滑油。

“争气油”点燃了西北戈壁的工业星火,“第一胶”夯实了大国重工的深厚根基,科技之火,成燎原之势。

第一套1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第一套“砂子炉”乙烯生产工艺、第一个国产大型烟气轮机……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业生产技术、端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技术开发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以闵恩泽、林华、季国标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人员心怀梦想、不辱使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壮了国威、长了志气、扬了美名,蓄积了深沉厚重的创新禀赋,书写了我为祖国炼石油的豪情壮志。

许许多多的沧桑与荣光,奠定了兰州石化在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领域“领跑者”的地位。


一路风雨一路歌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基业长青,创新不辍。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日趋严苛和炼化一体化企业大规模上马,老炼化企业困难重重、风光不再、前景堪忧。在此背景下,兰州石化守正创新、向新图强,在科技强企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1999年,还是基层科研人员的高雄厚博士接到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攻关课题,他和团队经过4个多月反复研究,在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新一代降烯烃催化剂,实现了中国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2004年,高雄厚因此被评为科技功臣,并奖励一辆奥迪轿车。破天荒的重奖激起一池春水,新一代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推动老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破茧重生,在转型升级中弯道超车。

——以追求卓越为宗旨,致力于炼油催化剂技术迭代化、成套化,在原位晶化型催化剂的重油转化和抗重金属能力等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国内前列,并出口美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成功跻身国际高端市场。

——以技术升级为依托,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实现了汽油从国Ⅲ到国Ⅵ的“四级跳”;100LL、100VLL低铅航空汽油和UL91无铅航空汽油,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系列航空汽油产品全覆盖,2024年航煤产销双双突破百万吨大关。

——以“高精尖特专”为导向,实现产业链技术自立自强,80万吨/年乙烯装置应用乙烷裂解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丁腈橡胶产能规模达国内第一、全球前三;医用料RP260打破国外垄断,占据80%国内市场;茂金属聚乙烯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垄断;电容膜、超高压电缆料等开发,走在国内前列。重组改制以来,申请专利354项,获授权专利24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优秀专利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57项。

——以“数智化工厂”为目标,引领传统石油行业变革发展,兰州石化数字化转型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达到4级认证,跻身国内顶尖梯队。

——以“绿色低碳”为底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要污染物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排放总量大幅降低,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向奔赴。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兰州石化液体橡胶助力飞天。不仅如此,多年来,兰州石化丁腈橡胶还为“嫦娥二号”人造卫星以及导弹、潜艇等国之重器赋能添彩,彰显出奋发图强、永不言败的“共和国长子”风范。


打开发展新天地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兰州石化坚持不懈聚英才、育实才,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近五年,吸引1300余名青年才俊投身转型发展“主战场”,研究生学历近 300人。2024年以来,更有1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加入,壮大战略预备队,发展底气更加雄厚。

目前,兰州石化拥有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名甘肃省领军人才、12名集团公司级青年科技人才,3000余名创新人才,创新引擎强劲有力。

兰州石化在实现“价值创造的行业标杆、绿色零碳的示范园区、智慧运营的创新高地、融合发展的国企样板、文化引领的时代先锋”的新征程上,比任何时期都渴求人才。

——实施人才价值提升“四大行动”,兰州石化与清华、人大、上海交大等顶级高校联合,全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成就。

——牵头成立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创办甘肃化工产业研究院,聚焦国家战略与甘肃发展重大需求,实现产业结构再造、发展动能重塑、品牌形象一流,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兰州石化作为石化行业的“革命老区”,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既是“共和国长子”担当,更是历史使命。今天,百万吨乙烯项目箭在弦上、百万吨新材料基地蓄势待发,橡胶“产品巨人”呼之欲出……

黄河岸边气象万千,十里厂区动能澎湃。富有创业精神、创新品格的兰州石化人挺膺担当,正在奋力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矢志不渝发展新质生产力,踔厉奋发迈向产业中高端,书写再造兰州石化、再创企业辉煌的崭新篇章!(文、图/兰州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