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25日,广西师范大学“岩语越南·花山智行”实践团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崇左市凭祥市、南宁市武鸣区等地,开展为期两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考查宁明县依托花山岩画面向越南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赭红岩画续华章 中越文旅普新篇
在崇左市民族博物馆,实践团队员担任“青年讲解员”,为越南游客介绍花山岩画。他们解读岩画上举手屈膝的姿态,介绍骆越族群对“蛙”的崇拜——蛙作为重要图腾,象征雨水、丰收与多子多福,并将岩画图案与日常生活场景相联系,帮助游客直观理解符号深意。队员表示:“希望通过解读岩画内涵,让更多越南游客了解、喜爱岩画,增强共同传承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意识。”
讲解队员同越南游客合影留念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花山岩画脚下的珠连村,考察该村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乡村振兴成果。村党总支书记谭伟平介绍:“在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背景下,宁明县与越南谅山市等地合作打造跨境文旅品牌,助力花山岩画拓展东盟市场,这为珠连村带来了不少发展新机。”实践团成员就相关问题与谭书记深入交流。
花山好物添彩韵 乡村振兴绽新颜
实践团在宁明县先后走访了仁和星油时代公司、花山岩画游客中心及花山靓货农特产品商店,深入考察当地特色产品发展现状。
星油时代工作人员正在向团队成员介绍产品
“星油藤茶的制作,关键在于对新鲜叶子的处理和九道工序的把控,每一步都不能马虎,这样才能保证茶的品质和营养。”在星油时代公司,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据了解,星油藤在宁明县的广泛种植和生产为当地居民增添了许多就业岗位,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果”。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花山岩画游客中心购物区和花山靓货展销中心,这里陈列着许多当地特色产品,除了星油藤茶,还有红糖、果酒、坚果等当地农产。这些产品大多来自本地的合作社和企业,通过花山岩画景区和“花山靓货”平台进行销售,既方便了游客购买,也为村民拓宽了销售渠道。
边贸物流连中越 物产出海启新程
在崇左市凭祥市,实践团先后对飞越中越物流供应链、浦寨万鑫红木城小商品尾货仓播区以及深圳多脉科技有限公司(凭祥)展开实地考察,旨在深入探究当地跨境电商、物流面向越南的发展现状及宁明县特色产品进行跨境销售的可行性。
在飞越中越物流供应链,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中越跨境物广为当地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3-6天的物流运输时长为跨境电商产业提供了良好保障。随后,团队走访了深圳多脉科技有限公司(凭祥)和浦寨万鑫红木城仓播区.负责人介绍,这里作为跨境电商直播的前沿阵地,每天都有众多精通越南语的带货主播活跃在越南热门电商平台,越南网友在直播间下单的商品最快24小时就能送达越南河内,为当地产品走向越南乃至东盟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
岩画传承进课堂 文化薪火代代传
实地调研后,来自各个地区的团队成员以“进课堂”的形式,分别走进崇左市宁明县、南宁市武鸣区等各地,以“传承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为核心主题,结合手工课堂、朗诵演讲等互动形式,展开了多场生动有趣的宣讲,实践队员们的亲身感悟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受众学生达200余人次。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对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更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了本领、拓宽了视野。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带着实践所得,积极搭建文化交流桥梁,让花山岩画的壮美与宁明特色产品的魅力跨越边境,走进越南乃至更广阔的东盟市场。未来,愿以青春之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边境实践中,彰显青年担当、贡献青春智慧,让中越文化交融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文/黄清怡 高仪琳 王蘆遥 图/黄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