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甘肃省榆中县城数十公里外的大山深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在紧张进行。马坡乡马莲滩村五社,这个平日里宁静的山村社区,如今已被4至6米深的泥石流完全掩埋,成为此次榆中山洪灾害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在现场看到,救援现场一片忙碌。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作业,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救援人员需要徒步7至8公里才能到达作业点,所有重型设备的进场都经历了巨大困难。
“我们从8月8日开始就投入到这里的救援工作中。”现场救援指挥员介绍说,经过连续多日的挖掘作业,目前已经清理到3米深度,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被掩埋房屋的二层楼板结构,这表明整栋建筑都被泥石流完全吞没。
从现场情况看,山洪过境时的破坏力触目惊心。原本的村庄街道已被巨石和泥沙填平,房屋建筑荡然无存,只有偶尔露出的屋顶和车辆残骸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生活痕迹。村民的三轮车被冲刷得面目全非,蓝色的彩钢板房顶扭曲变形,整个受灾区域呈现出一片废墟景象。
救援工作的艰难程度超出想象。由于泥石流中夹杂着大量巨石,挖掘机作业时需要格外小心,既要保证挖掘效率,又要防止对可能存在的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现场还有多支专业搜救队伍配合机械作业,利用生命探测仪等设备进行精确搜寻。
从救援现场的全貌来看,整个受灾区域面积庞大,多个作业点同时展开。远山如黛,与眼前满目疮痍的灾区形成强烈对比。救援人员克服山区交通不便、设备运输困难等重重障碍,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救援精神。
面对掩埋深度最深可达6米的严峻挑战,救援人员24小时轮班作业,誓要为受灾群众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不仅考验着应急救援体系的快速响应能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在这片被泥石流掩埋的土地上,每一铲土的清理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次设备的轰鸣都传递着永不放弃的信念。灾难面前,没有旁观者,只有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的逆行者们。(文、图/蒿政瑜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