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果园到农田,从党日活动到板凳课堂,今年以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杂谷脑镇以‘学、赛、行’为抓手,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以下简称‘三个意识’)宣传教育,累计开展宣讲56场,覆盖群众超1000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
理论课堂“领头学”,筑牢思想根基
年初,杂谷脑镇制定《“三个意识”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与学习计划。每周一例会通过会前学纪,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纪法规,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解读违规处分依据,开展“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同时借助“微网实格”转发微宣讲视频,促进“三个意识”深入人心。
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效应”,以“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掀起学习热潮。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班子成员结合实际谈感悟,将学习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形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氛围,为党员干部树立榜样,筑牢“三个意识”思想根基。
正如中心组讨论会上镇班子成员邵明清所说:“通过专题学习,我对‘三个意识’内涵理解更深刻,也将其转化为工作和守纪的自觉行动。”
主题竞赛“趣味学”,激活红色基因
杂谷脑镇的“三个意识”宣讲注重理论与情感融合,兼顾广泛与针对性。7月1日,镇党委利用建党104周年契机举办“铭党恩・强三识・石榴花开筑同心”知识竞赛,10支来自村社和机关支部的联队参赛。题目涵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知识、政策法规及“三个意识”实践案例等。党员群众在竞答中明晰“国家与个体”“权利与义务”“法治与秩序”的关系,让“三个意识”从抽象概念化为价值认同,融入血脉。
芙蓉社区年轻党员钟明伟表示:“参加竞赛让我深知,时刻严守纪律才能做好群众服务工作。”
日常工作“践行学”,彰显担当作为
镇党委将“三个意识”融入日常工作。驻村工作队就近就便,利用群众空闲时间,把宣讲从会议室延伸至家中,用“日常用语”普及法律知识,解读惠民政策,让群众明白政策来源与感恩对象。官田村理论宣传员余刚在宣讲时感慨:“这五年,村子环境变好、村民变富,多亏了强大祖国,我们打心底感激党和国家。”
在国家意识引领下,村医送医入户,宣传医保与健康知识;新增4位非遗传承人,保护民族文化;清理10台“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公民意识促使网格员解决12条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各村社“吉祥先锋”党员服务队帮留守老人抢收花椒,在防汛救灾中转移875名群众。法治意识规范
镇便民服务中心“党员示范岗”窗口人员依法办事,妥善处理10件旅游投诉,维护游客权益与商户规范运营。
如今,“三个意识”正转化为杂谷脑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杂谷脑镇将持续探索宣讲新方式,构建基层宣讲“大格局”,让思想力量在当地落地生根。(文、图/艾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