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攀枝花税务:精细服务助力光电产业向“光”而行

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内,各个车间里的LED灯带正以日行百万米的速度向前延展,柔性显示屏在24小时不停歇的流水线上泛着温润微光。昔日的钢铁之城,因这束不断生长的“光”,正悄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更好助力光电产业发展,攀枝花市税务部门聚焦光电产业不同涉税需求,主动靠前服务,用精准的税费支持政策和贴心的服务,为产业向“光”而行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能”。

税惠添翼 加速释放创新活力

走进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全自动化机器人正在繁忙的生产线上有序工作着,一个个LED系列产品在工序中逐渐成型。

从2023年12月落户攀枝花,到去年6月正式投产,再到今年入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文军表示,快速发展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有力支持。据他介绍,公司专注于LED灯珠研发与生产,去年刚完成车间规划、设备调试等工作,已经实现营收1.5亿元,今年更是准备冲刺5亿元营收目标。

“研发费用归集是我们的‘挠头事’,不同政策对费用口径的要求不一样,稍不注意就可能影响优惠政策享受。”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安说道,此前公司在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对“直接投入费用”与“其他相关费用”的划分把握不准。在向税务部门反馈后,税务干部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政策资料来了。

“他们不是光念政策条文,而是拿我们车间的材料采购单、研发人员考勤表当例子,一点点对比讲解。买的实验用灯珠,哪些算直接投入,哪些要归集到其他费用,申报系统如何填写……税务干部都一步步演示。”李安笑着说:“现在我们财务团队都能准确归集各项费用,2024年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项税收政策就享受了380余万元优惠,省下来的钱全投进了新灯珠的研发。”

订单多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公司的发票额度不够。“日均产150kk的灯珠,订单已经排到了第四季度,发票如果跟不上,就会影响回款进度。”李安急得给税务部门打去了电话,没想到当天下午税务干部就到了车间,“他们看了我们的生产进度表、合同履约记录,当场就说‘材料我们来帮你捋’。随即第二天就辅导我们准备发票提额材料,协调内部审批流程,额度就批下来了。”随着一张张发票的开出,一笔笔回款也都陆续返回,李安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合规护航 快速化解涉税难题

从高空俯瞰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里,LED灯珠、音圈马达、柔性显示屏等产品正源源不断下线,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的LED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为更好服务光电信息产业园的各类企业,仁和区税务局一方面梳理收集企业高频咨询问题,一方面运用税收大数据进行风险扫描,发现部分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在财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容易引发涉税风险。针对这些问题,税务部门利用通过“政策礼包+风险体检”的服务模式,开展个性化辅导,针对性纾困解难,更好帮助企业防控税收风险。

在攀枝花镁森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正忙着将LED灯带打包发往欧洲。“做出口最怕退税出岔子,税务部门的服务让我们心里特踏实。”公司总监罗园林记得,刚接欧洲订单时,因对出口退税备案要求不熟,单证整理得颠三倒四,既担心存在税务风险,又怕错过申报时限,资金回不来。

了解情况后,仁和区税务局为公司梳理了一个出口退税清单,备案需要哪些单证、留存资料要存多久、申报时限怎么算……一条条注意事项写得明明白白。同时,税务干部还进行操作培训,用公司的报关单作现场演示,电子税务局怎么填、疑点提醒怎么处理,上传的附件格式是什么,都一一作了提醒。

“现在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申报表,税务部门审核后5个工作日内退税就到账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就退了100余万元。”罗园林指着车间墙上的出口订单进度表介绍道:“下个月要发往欧洲的200万米灯带,人工费用全靠这笔退税提前备齐,一点不耽误事。”

同样获益的还有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税务部门不仅送来风险预警提示,还教会我们如何合规申报,公司今年上半年顺利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20余万元,合规经营让我们的生产更有底气、更有信心。”负责人陈健说道。此前,税务部门发现通过大数据扫描发现,公司部分研发人员的差旅费未按规定与生产经营费用区分,存在税前扣除风险,上门进行了政策提示和申报辅导。

“光电产业是新兴产业,企业需求千差万别,我们得多跑、多听、多琢磨。”攀枝花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把‘产业链+税务’的服务做得更细,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时,我们递上政策‘工具箱’,拓展市场时,我们打通服务‘快车道’,让这片土地上的‘光’更亮、更强!”(文/李佳奇 图/攀枝花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