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羊”光大道的“羊司令”——张芬与南江黄羊的增收致富故事

走进四川省永祥禾牧业有限公司的南江黄羊养殖基地,羊舍里一只只黄羊毛色光亮,体态健硕。公司负责人张芬正忙着查看黄羊的生长情况。

张芬与南江黄羊结缘已有多年。“不当医生当羊倌,在村里是个稀奇事。”2021年,40岁的张芬放弃了在南江县中医院的护士工作,回到家乡石滩镇铺垭庙村养起了南江黄羊,一度成为村里热议的话题。

只有张芬知道,回家养羊不是她的一时冲动。儿时,村里就有很多村民养殖黄羊了,但始终不成规模。逢年过节,一碗羊肉汤成了张芬的童年记忆,逐渐汇聚成一股进行规模养殖、带动村民致富的乡土情怀。

以前的黄羊养殖都是小打小闹,零散得很。张芬回忆起过去的养殖模式,感慨万千。2021年9月,南江县启动实施南江黄羊倍增计划,把发展南江黄羊产业作为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增收的主导产业。在政策资金扶持下,2022年7月她建起了18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的养羊场,实施规模化圈养。

“给人看病讲精准,现在养羊也一样,差一点都不行。”秉持着这份较真劲儿,护士出身的张芬在南江黄羊养殖的道路上边学边悟。县里面的技术专家会定期来到羊场进行技术指导,从饲料配比到疫病防控,她总能抓住关键问题虚心求教。

圈舍角落的消毒机正嗡嗡作响,地面划分出采食区、饮水区、休息区。“科学饲养就得抠细节”,张芬指着墙上的记录表,“每天喂多少精料、饮几次水,都得按表来。就这法子,出栏率从原来的六成提到了九成。”

“规模化养殖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张芬说。她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摸索,掌握了科学的饲养和疫病防治技术。如今,她的养殖场里,现代化的羊舍整齐排列,通风系统良好,每只羊都能健康成长。

现在,张芬成了村里远近皆知的黄羊养殖行家,把自家羊圈当成"实训基地",周边的养殖户成了羊场的常客。她不仅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母羊配种服务,还提供了“黄羊代养”服务。

今年4月,石滩镇石河寨村养殖户张礼贵养的70多头黄羊光吃草,不长肉甚至还日渐消瘦下去。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紧送到羊场进行代养。“起初我也只是想着试一试,没想到还真成了。”原来是张礼贵的黄羊饲喂方法不科学,张芬在将健康的黄羊交到张礼贵手中的同时,也手把手教会了他科学养殖方法。

“大家都富起来了,才是真的富。”张芬说。在她的带动下,周围的养殖户们纷纷加入到南江黄羊的养殖中来。他们按照张芬的技术要求进行养殖,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疫,还联系上成都、重庆的客商对接销售渠道。黄羊养殖户汪兆奇高兴地说,“以前贩子压价,现在通过张芬成批量送,每斤能多卖一块五。”

如今,张芬的南江黄羊养殖基地年均存栏黄羊1150只,年均出栏2000余只,实现总产值200万元,带动周边5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带动更多的群众通过养殖南江黄羊走上致富路。”张芬坚定地说。在这条“羊”光大道上,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养殖,不断探索创新,南江黄羊产业一定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文、图/孟勇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