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成都大邑:光影传情践文明 垃圾分类树新风

为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推动环保意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8月14日,成都市大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精心组织70余名居民开展“净优亮美提品质‘影’领分类新时尚”主题观影活动。活动创新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垃圾分类科普与趣味互动,让居民在光影浸润中学习知识,在实践参与中凝聚共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活力与群众力量。

此次活动以爱国主义影片《东极岛》拉开帷幕。银幕上,动人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引发居民强烈共鸣,不仅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更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守护家园、共建美好环境”的责任意识,为后续垃圾分类科普环节奠定了情感与思想基础。

观影结束后,“垃圾分类趣味问答”环节迅速点燃现场气氛。“过期化妆品属于什么垃圾?”“快递纸箱该如何规范处理?”——一系列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抛出后,居民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现场讨论热烈有序。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形式,居民们不仅精准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更深刻体悟到“垃圾分类不是小事,而是融入衣食住行的日常责任”,进一步破除了“分类复杂、难以坚持”的认知误区。

活动尾声,一场“夏日送清凉”行动将温暖传递到街头巷尾。青少年代表带着提前准备好的“清凉礼包”——内含新鲜西瓜、瓶装矿泉水,走向烈日下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递上清凉。“现在越来越多居民懂得爱护环境,还经常给我们送关怀,这份认可让我们觉得再辛苦也值得!”环卫工人李师傅接过礼包时,脸上洋溢着感动的笑容。这一暖心举动,既彰显了对基层劳动者的尊重,更以“青少年带动家庭”的方式,让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从“知识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

据了解,下一步,大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丰富环保主题活动形式,深化“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联动效应,推动垃圾分类从“新风尚”转变为“好习惯”,让绿色环保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大邑凝聚更多群众力量。(文/郝斌 图/大邑综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