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时节,文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在四川巴中市南江县,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文博场所凭借丰富的展览内容与创新的互动活动,成为群众感受历史、传承文化的“暑期课堂”,更化身热门文旅目的地,以“文博+”模式激活地方文旅融合新动能,彰显出传统文化与红色记忆的当代魅力。
走进南江县博物馆,“寻踪米仓道”“历史古文物”两大常设展览前,时常聚集着驻足参观的返乡大学生群体——这两大展览依托南江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文物陈列、场景还原等方式,生动呈现米仓古道的历史脉络与当地古代文明发展轨迹,成为暑期大学生“打卡”学习的热门去处。
为让青少年更好地亲近传统文化,南江县博物馆精心策划“文博少年派”暑期系列活动:“青春解码・非遗潮派”活动打破传统非遗传播壁垒,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体验当地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鲜活生命力;“探秘博物馆”有奖竞猜活动则以趣味问答形式,引导孩子们主动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在互动中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博物馆还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通过专业讲解、动手体验等环节,让历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助力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在南江,红色文博场馆同样成为暑期文化体验的重要阵地。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陈列馆推出的“长赤往事”图片展,以珍贵老照片为载体,生动讲述了长赤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街巷变迁、市井生活场景,以及禹王宫等历史建筑的风华岁月,清晰梳理出长赤地方文化的根脉传承,让参观者在老照片的光影中读懂家乡历史、唤起文化认同。
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则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通过文物展示、史料解读、情景再现等方式,还原巴山游击队在艰苦环境中开展革命斗争的历程,成为暑期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在聆听革命故事中厚植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暑期以来,南江县文博场所的人气持续高涨,文化吸引力与旅游承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7月至今,南江县博物馆、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南江县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陈列馆已累计接待青少年学生及参观游客3.5万余人次,既实现了文化传播的广度覆盖,也凸显出“文博游”在赋能文旅融合中的强劲潜力。
南江县通过盘活地方文博资源,将文化展览、研学体验、红色教育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不仅让文博场所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体验”,更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为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这种以文化为内核、以体验为特色的“文博游”模式,既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下一步,南江县将继续深化文博资源活化利用,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与游客需求,推出更多优质展览与特色活动,持续推动“文博+文旅”深度融合,让文博场所成为传承文化、服务群众、带动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地方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刘巧凤 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