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践行救死扶伤、守护群众健康——感悟成都医者故事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一袭白衣,一个称号,代表的是责任和对生命的敬畏。他们以不懈追求,深耕医学殿堂;他们以赤子之心,践行救死扶伤;他们以无私奉献,守护群众健康。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一起关注他们的“医”线故事,感受那些平凡而真挚的医者仁心。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的“双栖玫瑰”任丹医生


手术刀尖的“生命极速”

2025年“五一”假期的黄昏,位于郫都区三道堰某孕妇大出血的紧急呼叫撕裂宁静。“产妇大出血,需要立即剖宫产!”任丹斩钉截铁地决断激活了产儿科抢救小组:产科、儿科、麻醉科在手术室火速完成集结。

从产妇推进手术室到新生儿顺利娩出,仅用时360秒。这惊心动魄的“生死六分钟”,源自她带领团队深耕产科20余年淬炼的硬核实力——率先在全区开展“宫腔球囊填塞止血术”,主研项目斩获科技进步奖,更将“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等新技术写入郫都产科史。无影灯下,她是指挥若定的战士;而患者锦旗上“丹丹医生”的亲切称呼,则是她用数千台手术铸就的金字招牌。


军功章里的“顶天立地”

深夜归家,任丹轻轻推开房门,儿子梦中呓语“爸爸”,让她心头一酸。手机里与丈夫身着军服的合影,记录着这段跨越21年的“双城记”:丈夫守卫着祖国的疆域,她却守护着生命的通道。

军嫂身份于她,是独自抚养孩子、照顾四老的千斤重担。儿子肺炎高烧时她在抢救胎盘早剥的产妇;公婆住院时她刚刚完成甘孜州道孚县扶贫义诊。但视频通话里,她总笑着展示孩子的奖状:“家里有我,你只管翱翔!”在丈夫荣立的军功章里,熔铸着她熬白的鬓发。


产床边的“春风化雨”

“任主任查房像春风般温暖!”郫都区人民医院的护士们总是如此感慨。在任丹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喜糖--这也是出院的产妇塞的最真诚的谢礼,更是她温暖行医的注脚。为聋哑产妇手绘分娩流程图,给贫困孕妇垫付医药费,握着待产准妈妈的手为她们加油……

“蔚蓝天空下,飞机与新生儿的小脚印交叠成心形。这是多年前儿子送她的生日礼物,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妈妈接生小翅膀,爸爸守护大翅膀’。”任丹的办公桌上有这样一幅画,这也是专属于这位军嫂医者的双重浪漫音符,更是她顺利保障无数亟待绽放生命的最好慰藉。


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的“清廉榜样”廖莉医生


服务技术是“硬核”

“我是2007年到这里工作的。从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做起,先后轮转过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科室……”廖莉感慨地回忆着这些年到医院和患者的温馨画面。

廖莉深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提升医疗技术是关键。2023年,她接过呼吸科管理重担时,面对设备短缺、人才匮乏等困境,她选择迎难而上。白天接诊患者,夜晚查阅资料,周末外出进修,她带领团队从简单的肺功能检查,到逐步开展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无创通气等技术。

如今,该院呼吸科不仅建立起慢阻肺、哮喘等常见病的规范化诊疗流程,在慢病管理和呼吸康复领域形成特色,更在她的推动下冲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让许多当地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加优质的治疗。


治病的关键“治心”

“肺就像气球,吹久了弹性会变差,我们要学会省着用……”“治病更要治心”是廖莉多年坚守的重要理念,且亲自牵头开设了“呼吸健康课堂”,手把手教患者使用吸入装置、识别病情变化。

“以前觉得喘不上气就没救了,是廖主任让我知道,规范治疗就能过好生活。”患者老张颇有感触地谈到。

这些年,她总是用通俗的比喻化解患者困惑,这份耐心让她收获了沉甸甸的信任,也赢得了周边乡镇许多专程赶来复诊患者的纷纷点赞。


共产党员是“旗帜”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病人来看病都不容易,我得对他们负责。”即便身为科室主任的廖莉,仍坚持每周出诊、查房,亲手书写重点患者的病情记录。在她的带动下,始终以先锋模范标准要求自己、凝聚团队,将爱国主义与廉洁自律意识融入到日常,积极为“清廉医院”建设添砖加瓦,其科室连续多年获评“先进科室”。

如今,郫都区中医医院呼吸科已成县域诊疗的“金字招牌”,但廖莉的脚步从未停歇。她正带领团队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肺纤维化等疑难病症,推动优质健康资源下沉乡镇。

“让每一位患者都能自由呼吸”,这句多么朴素的信念,正是她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最好的注脚。


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的“守夜人”邱才栋医生


最好的标签“贴心”

夏末晚风掠过郫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大厅,电子屏叫号声不断。

中共党员、儿科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邱才栋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完成最后一份电子病历时,挂钟指向晚九点……这也是他守护儿童健康的第25个年头。

“我家孩子只是个感冒,为啥要做那么多检查?”“为什么简单的咳嗽都需要住院治疗”“为啥这个治疗项目不能报销,你们医生就不能用能报销的项目吗?”刚任主任时,总会听到来自患儿家长的各种质疑。

面对质疑,他带领科室从“医护人员诊疗知识和技能培训”“医患沟通技巧”与“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他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改变藏在细节里”“多一句解释,少一分焦虑”成了科室的行动指南。就这样坚持下去,渐渐赢得无数家属的理解与信任,“医生护士很贴心”成了科室满意度调查中的高频评价。


一起成长就得“支援”

如今的邱才栋依旧连轴转,出门诊、查房、值班、会诊、参与抢救……再忙再晚,他都会去病区看重病号,“细节藏着生命,病人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他带领下,其科室开展了3项新技术,亚专业建设推进,让不少患儿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也让家长更加安心了。

而在医院外,他的时间却被两根“延长线”牵引着。每周3下午,他会准时出现在安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开展多项儿科技术。而在500公里外的高原民族地区的道孚县,他仅仅用3个月时间就推动当地儿科新技术实现“零的突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他对支援帮扶最深刻的理解。


紧跟时代会有“新力量”

“‘邱叔叔健康小课堂’讲得太好了!大家快来看啊!”郫都区范围不少家长在朋友圈,纷纷传递出这个好消息,邱才栋很快在儿科圈子走红。

“科普是另一种治病救人”,而邱才栋认为,新时代下网络传播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希望自己给家长科普的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带去可行的效果,让更多孩子少生病,快乐健康地成长。

临近下班,可急诊电话响起。邱才栋仍旧抓起白大褂就跑了起来。走廊里,患儿的笑声撞碎夜的沉闷。

“总加班的爸爸”“冲在最前的大哥”.一个个标签性的称呼,是患儿家长信赖的回复,更是守护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


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小燕子”徐小燕医生


初心编织的“健康守护网”

“我们是居民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倾尽全力。”徐小燕的话,简简单单地道出了基层党员医者的初心。

她主动融入社区,熟悉每一户家庭的健康状况,用个性化服务回应需求。从日常诊疗到健康宣教,她始终全力以赴,把门诊变成充满温度和力量的“健康驿站”。

在她带领的“小燕子”家庭医生团队里,540名高血压患者、260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数据,都装在她心里。多年来,她以专业为笔、温情为墨,为当地基层群众编织起了一张坚实的健康守护网。


用心呵护的“白衣天使”

“有徐医生在,我们心里踏实。”其辖内一名患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中风后遗症,且83岁的老党员黄成彦的家属微笑地说着。10年来如一日,风雨无阻中徐小燕带领团队坚持每个季度都上门服务:给老人测血压、查血糖,并细致询问近况。另外,她还手把手教家属为老人做患肢功能锻炼。如今,老人高龄仍血压平稳、未出现并发症。


理解担当是“工作秘籍”

“社区卫生服务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要把居民当亲人。”作为门诊部主任的徐小燕认为,务实工作源于对基层医疗的理解和当担。

近年来,她带领团队精进业务,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技能水平。作为该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团”的队长,她总是脚踏实地走进社区,尽最大努力把专业技术指导送给千家万户,让社区广大居民的生活变得更有“医”作为共产党员的她,始终站在健康服务一线,用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正是这样的理解、担当和坚守,让当地健康防线更牢固,也让医患情谊更深厚,更让基层医疗事业绽放出新时代的温暖光彩。


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小蝴蝶”刘芙辰医生


温馨服务是“前提”

清晨七点半,阳光洒满诊室。

一双纤细却有力的手,已开始在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儿推拿科忙碌起来。

“宝宝不怕,阿姨的手像小蝴蝶会飞哦。”刘芙辰的双手正轻柔游走在4岁咳嗽患儿的肩胛骨间。

2011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刘芙辰面对基层医院小儿推拿领域的空白,毅然选择深耕;她自费培训,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穴位手法,只为精准找到“得气点”。

“推拿不仅是治病,更是给家庭带去希望。”患儿家长在诊室止不住泪流感激着长达半小时。

据了解,这是个便秘半年的早产儿,被她每天下班后跪着做腹部推拿,一周后终于自主排便,家人感激不已。


好好学习是“保障”

“孩子的经络更敏感,情绪更需要被看见。”14年间,刘芙辰推拿床换了三四轮,诊室也越扩越大,笔记本堆成小山。

为让孩子们更好地配合,她学会变魔术、唱儿歌,抽屉常备贴纸玩具;遇自闭症患儿咬白大褂,就穿旧衣服上班;对留守儿童,额外准备营养餐谱。

同时,在疫情期间,她还开通线上问诊,深夜仍在微信群教家长手法,手指常举到发麻。


满载荣誉是“责任”

锦旗挂满诊室,“妙手仁心”的赞誉背后,是右手食指的腱鞘炎,是无数个缺席陪伴儿子的周末。

“为什么我生病要来医院看你工作?”面对儿子的疑问,曾让她内疚不已。

但看见患儿一次次康复的笑容,又让她觉得有些心安和值得。

每当晨光来临时,诊室也渐渐热闹起来。刘芙辰始终保持着扬起笑容,伸出见证无数生命温暖故事的双手,指尖拂过孩子脊背,如春风拂过嫩芽,续写着与万千童蒙的生命最美好的情缘。(文、图/成都市郫都区卫健局 东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