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四川泸州积极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今年上半年,泸州市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5.61亿元,其中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3.06亿元,有力助推企业“智”造升级。
税务干部在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宣传税费优惠政策
“智改数转”增添引擎
走进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崭新的窑炉熔炼着原材料,全自动拉丝机高效运转,将熔融物料源源不断地制成不同规格的玻璃纤维。作为泸州市新材料产业链重点企业,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迭代升级。
“‘智改数转’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该公司车间主任谭刚介绍,升级改造后,员工工作效率提高了30%-40%,拉丝工艺运行效率跃升至95%以上,产品品质稳步提升,年产量达3万吨。
从依赖人工经验到依靠数据智能,税惠政策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仅2024年,该公司就享受到超90万元的税费减免。“得益于税惠政策,公司得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数字化转型和产品质量提升中。”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胡勇表示。
“科创赋能”向高而攀
同样受益于税惠“活水”精准浇灌的,还有泸州合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家2019年在泸州江南科技产业园建成投产的企业,专注于摄像头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配备百级无尘组装线的进口高端精密设备,年产量达9000万颗。如今,它已成长为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要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必须持续投入研发创新。我们逐年增加科研经费,今年将突破千万元。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该公司副总经理徐卫英表示,2024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35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7.7万元。
持续的创新投入带来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源源不断的订单。税收大数据清晰描绘了其成长轨迹: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金额从2021年的8823万元攀升至2024年的11805万元,2025年上半年已达6053万元,发展势头强劲。
“精准滴灌”激发活力
税惠“真金白银”的精准注入,为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注入了强劲创新动能。这家省级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新能源汽车催生的巨大部件市场,专业研发、生产汽车变速器齿轮、新能源减速器和差速器齿轮。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今年上半年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35.74%。
“研发创新需要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保障。”该公司财务总监任礼国说,2024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54万元,今年上半年又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近140万元。节省下来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加大产品线技术研发投入。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税惠政策正激发泸州制造业蓬勃生机。泸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运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服务举措高效落地,全力支持企业实现“智”造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文、图/邓云 温兴 陈汪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