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川渝河长制五周年”主题绘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正式进入网络投票环节。自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众多绘画创作者以笔为媒,将川渝地区河湖生态的变迁、治水护水的故事浓缩于画卷之中。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展示部分优秀绘画入选作品,一同感受笔墨间流淌的人水情深与生态之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入围作品中的12件作品吧!
《轨道交通资阳线横跨雁溪湖》
作者:资阳市生态环境局临空经济区分局钟怡帆
作品简介:作品聚焦轨道交通资阳线横跨雁栖湖,描绘钢铁长龙矗立于潋滟湖光之上。远方山峦如黛,近处水鸟振翅掠过芦苇丛,轨道桥梁坚实的倒影在澄澈水面中荡漾如画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延伸,更是对和谐共生的无声礼赞——在车轮与波浪的合奏中,工程之美与自然之韵于此交融共生,彰显人类智慧为河湖画卷所增添的崭新诗意。
《浥浥渠水,和载万物》
作者:广安市广安区融媒体中心李泓颖
作品简介:图中描绘了广安区奎阁渠江大桥附近的江景,采用最质朴的写实手法,巧妙地将自然的灵动与人文的沉稳融为一体,将静态的城市轮廓与动态的自然生机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米心老街》
作者:遂宁市船山区自规局罗为民
作品简介:这是一件在涪江畔米心镇写生作品,一排古建筑掩映在现代建筑后这里像一个老码头,老人们因为我们来写生,也是很兴奋,在现场来来去去。同行七八人,画家们虽是遂宁人,隔江相望,因为多年没有来现场古建筑找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发现还是在入口出。作品以水墨为主,怀旧而又显清新,这是江畔人家人家特有的情调。
《我爱长江水》
作者: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附属学校方昱为
作品简介:此绘画作品紧扣“川渝河长制五周年”主题,从展现长江生态保护成果落笔,图中以女性代表美丽的长江母亲,下方白鹭和上方白鳍豚、中华鲟代表经过长江生态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珍稀物种又出现在长江生态圈。画面以天的蓝、水的绿“蓝绿色”为主色调,突出山更青、水更绿,四周点缀泸州市花——桂花,右下方是泸州长江地标性建筑“东门口”城楼,凸显泸州特色,背景与主体相呼应,把握了画面的平衡感。集中体现泸州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鲤鱼塘水库—开州人民生命之源》
作者:重庆市开州区紫水乡双玉村村民委员会吴浪
作品简介:鲤鱼塘水库是以城镇供水为主,结合发电、灌溉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库,为数十万开州城区居民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源保障。是重庆直辖以来第一个上报国家立项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开县建国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
《江清水靓川渝》
作者:重庆市永川区神女湖小学校陈武强
作品简介:画面以朱沱镇涨谷水库岸边人家为创作原型,清澈的水面、岸边的花草树木及农家小院白墙黛瓦……通过岸边这一小景的描绘,展示山川渝河湖建设过程中的精彩瞬间,突出人水和谐共生理念。作品体现出川渝河湖生态面貌、河湖长制工作亮点,反映和展示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成效。展现出通过两地党政部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跨界河流治理,川渝两岸人水和谐、生态宜居、兴业富民的美好景象等。
《川渝库区写生系列》
作者:武汉市武昌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郝强
作品简介:真实地展现川渝库区山水的神韵,捕捉稍纵即逝的光影变化和自然气息。作者尝试用不同的笔墨技巧和色彩搭配,让每一幅品都能现出库区山水的独特韵味。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疏密、虚实、开合等对比关系,营造富有张力和意境的艺术效果。在对川渝两地携手推进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成果展示的同时,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家园。
《溪水潺潺》
作者:资阳市乐至县城东小学校五六班江俊熙
作品简介:这幅油画是乐至县十里河水库的一处溪流景致,岸边的绿植满是蓬勃生机,那些或棕或褐的岩石是大地的骨骼,沉稳而厚重。我希望借这幅画,留住这方天地的宁静与美好,让观者也能走进溪边的诗意世界。
《沱江河上赛龙舟》
作者:四川省内江市五小三年级二班王祁
作品简介:沱江河是内江人民的母亲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到端午佳节,沱江河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尽显甜城儿女的飒爽英姿,沱江河两岸观者如潮涌,场面热闹非凡!
《大美古宇湖》
作者:隆昌市古湖景区管理委员会曾海峰
作品简介:古宇湖因沱灌工程而生,宛如镶嵌在隆昌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工程筑就浩渺碧波,润泽万亩良田,保障民生用水。如今,青山环抱绿水,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吸引八方游客。昔日水利工程,今成生态宝库,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绘就人与自然共赢的壮美画卷。
《熊猫见证:成渝河长制,共筑幸福河》
作者:成都市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学府清流护河队毛东旭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共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为主题,聚焦成渝河湖与河长制。画中熊猫、特色建筑串联两地,江水碧波上航船穿行,展现成渝共享水资源、借河长制协同守护的理念,传递人水和谐、共筑生态幸福的愿景。
《石堰锁碧,河韵悠长》
作者: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街道刘勇
作品简介:高洞石河堰,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永远村,为东北-西南走向,建于20世纪60年代。位于龙溪河上,弧形堰,长约64米。堰坎宽约0.5-1米,为60年代所修建。主要是拦截龙溪河水灌溉农田。河堰反映了当时的水利和农业生活状况。
快来关注四川河湖,为您心仪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来源:四川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