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是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还有着稳军心、固根本、利改革、促发展的重要作用。基层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做优做细退役军人思政工作的“最前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并做好基层退役军人思政工作,引领广大退役军人站稳政治立场、统一思想意志、激发干事激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
加强基层退役军人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特殊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更要坚持思政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不断提升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思想动能。
(一)巩固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思想引领确保全党全社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必须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积极探索思政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引领退役军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思想根基,形成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国家发展的强大政治合力。
(二)推动更好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基础保证。退役军人多数分布在基层各行各业,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准确把握退役军人在身份转换、职业发展、生活适应等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搞好服务保障同时,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对社会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思想引导激发退役军人的奋斗精神,鼓励他们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通过思想上精神上的引领和关怀,推动进一步夯实做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础工作。
(三)提升基层退役军人工作质效的现实需求。基层各级对退役军人思政工作有着比较清醒的政治认识,对解决当前基层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不充分不规范、荣誉激励先进典型带动作用不明显、政策执行服务保障水平不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引领力,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不断增强党对退役军人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有着比较强烈的动力和需求。希望通过思政工作带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改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基层退役军人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基层退役军人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退役军人思政工作同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总体要求、退役军人的现实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还有不小的差距,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瓶颈困难,还存在一些亟需重视解决的问题。
(一)退役军人思政工作体系机制亟待完善。具体到市(县)以下基层,首要表现在退役军人主管部门及其干部职工开展思政工作还缺乏更系统全面的理论和行业规范的科学指导,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时间不长,基层思政工作体系构建和精细化管理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和积累,在推动形成相对比较完备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上,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制度支撑、组织物质支撑和实践沉淀。二是思想认知有待提高。基层退役军人工作者往往更看重业务工作,且疲于应付纷杂事务,对退役军人思政工作认识不足,思政工作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三是工作缺乏系统谋划。相当一些地方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规范,缺少必要的组织、人员和经费保障,有兼职化趋向,培训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退役军人思政工作党建融合引领不够。有些基层党组织对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有模糊意识,党建工作中对退役军人党建和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和政治性突出不够,在强化退役军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严肃性上还存在短板。其次退役军人党员底数和管理主体仍需要进一步厘清,组织生活、学习教育活动还需进一步规范。再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对退役军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正向作用发挥不够,存在对违纪违规行为党员的教育惩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三)退役军人思政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放。不少地方思政工作简单粗放、方法老旧、功能不全、内容单一、格局不高,有的流于形式,工作载体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存在简单地用绩效考核和行政手段指挥思政工作的现象,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对象、服务工作方面不充分,成效低,创新性不足。加之,目前各地经济运行面临很大压力,县级及以下地方财政非常吃紧,基层退役军人服务运行保障范围广、任务重,经费明显不足,开展思政工作面临阵地缺乏、途径有限、保障不足的“窘境”。
思考及建议
(一)强化党建引领,激发退役军人思政工作活力。一是始终坚持党对思政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强化思政工作引领带动作用,狠抓退役军人党建和党员教育管理,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助推退役军人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永远跟党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知识,引领广大退役军人根植信仰、建立信心、明确方向,筑牢思想底座,激发退役军人投身改革、奔赴基层、奉献社会的内生动力。三是丰富党性教育方式载体,常态组织退役军人党员开展思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纪党规教育、法治教育等,比如组织退役军人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学习党史书籍、组织爱国教育、观看红色电影、倾听主题党课、召开“入党初心”座谈会、法治宣讲等主题活动,遴选创建各类红色教育基地、退役军人党员教育基层示范点等作为宣教阵地,持续释放思政工作活力。
(二)聚焦基层基础,注重解决退役军人实际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于畅通思想进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让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一方面要重点聚焦当前部分退役军人面临的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培训、权益维护等矛盾比较突出的领域,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抓好产业扶持、常态化关爱帮扶等一系列硬核措施,出实招、下大力解决急难问题。另一方面必须拓宽退役军人“能干事”的舞台,增强退役军人“会干事”的底气。履行好党委政府工作职能,调动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努力当好退役军人的“服务员”“向导员”,为他们走向人生新的“战场”夯基垒台、架桥铺路。搭建“就业创业创新”平台,扎实推进就业,持续扩大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完善出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培育有专长、有条件的退役军人创新创业。
(三)建强服务机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要切实加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按照“五有”标准(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打造“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大力推广乡镇“一部一站”(武装部、退役军人服务站)协调同步工作机制,注重与党群服务中心、武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政治功能,加强氛围营造。要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正向引领作用,注重先进典型培树,健全“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典型宣传激励机制。加大荣誉激励力度,建立建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打造退役军人思政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强化服务保障提质和帮扶援助落实,全面梳理、完善、规范各类政策、制度规范和台账资料,做到政策精准落实,制度规范健全,退役军人底数清、情况明。常态开展走访联系功臣模范、烈士遗属、伤残人员、特困退役军人等服务对象。要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以文育人,以文润人,将其转化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资源。可以学习福建某地将“妈祖”文化、湖南常德将本土“善德”文化融入基层矛盾调解机构日常,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思政育人、矛盾化解的根基源泉,筑牢退役军人思想根基。要搭建“助力乡村振兴”平台,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兵支书”“兵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真正让基层服务机构成为退役军人政策咨询的窗口、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沟通的渠道、就业创业的桥梁、帮扶援助的平台、矛盾化解的现场。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引领带动,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退役军人全方位的关心保障和激励扶持,依法依规高效回应退役军人诉求关切,维护合法权益,解决“急难愁盼”,切实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退役军人浓厚氛围,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常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卜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