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首页>记录中国

成都双流:以赛为媒促融合 文旅共生绘新篇

盛夏初秋的成都双流,国际赛事热潮涌动:从FIDA国际无人机足球中国区选拔赛的科技竞技,到“峨眉杯”未来之星国际武术大赛的武林风采,再到安踏杯跆拳道大满贯世青俱乐部联赛总决赛的青春对决,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于此。这场场国际赛事不仅点燃了城市活力,更成为双流区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赛营城”理念的生动实践,推动“赛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战略引领:构建空港文旅融合新格局

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紧扣区委全会精神,以空港文旅区建设为核心,构建起系统性发展框架。通过制定“1个方案、1张图、1张清单”,明确“一心一区一带三城四组团多核心”战略布局,打造覆盖文化传承、生态观光、乡村休闲等7大主题的19条游线,形成全域文旅发展脉络。

在业态融合上,双流打破产业边界,培育“百业+文旅”多元场景:齐天元宇宙项目探索“科技+文旅”新体验,蜀锦文创园活化“非遗+文旅”资源,天味工厂研学、大飞机科普基地拓展“工业+文旅”维度,京东方与永安湖联动打造“康养+文旅”标杆。同时,深度挖掘槐轩文化、蜀锦非遗、“广都二十四品”美食等IP价值,构建文化、媒体、体育赛事三类IP矩阵,为文旅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提升一批、竣工一批、新建一批、储备一批”的“4个一批”模式,双流对重点项目设定可量化的近中期目标,推动文旅营销市场化、运营机制专业化。通过培育“四类企业”、打通“空港引流—场景转流—产业固流”闭环,让文旅融合从规划蓝图加速变为现实图景。

赛事赋能:打造国际体育文旅新标杆

“一场赛事激活一座城”,在双流成为共识。今年以来,双流精准布局“赛事IP矩阵”,110余场全民健身活动与50余场国际国内赛事联动,实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

8月中旬至下旬,三场国际赛事接连登场:“峨眉杯”武术大赛吸引1600余名选手参赛,带动住宿近2000间、消费超200万元;FIDA国际无人机足球赛汇聚3000余人,推动体育文旅消费400余万元,更有“家庭战队”“校园战队”参与,彰显科技体育的包容性;安踏杯跆拳道总决赛迎来2000余名青少年选手,再度为文旅融合注入活力。

从ATP250成都网球公开赛、中式八球国际大师赛等国际赛事,到中国足协乙级联赛等国内赛事,再到黄龙溪龙舟赛等民俗赛事,双流以赛事为纽带,构建“观赛+旅游”“赛事+市集”消费链条。外地球迷为一场比赛停留多日,游览黄龙溪、打卡怡心湖,带动体育中心周边商圈客流增长,实现“流量变留量”的价值转化。“赛事带来的不仅是人气,更是城市经济的持续动能。”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场景创新:激活全域消费增长新动能

夜幕下的怡心湖公园,全民音乐季与青年艺术周联动上演,40个融合烟火集市、非遗体验、美食文创的展位,吸引2万余人参与,消费超百万元;黄龙溪古镇里,火龙灯舞与中国鼓表演通过“非遗+互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西航港创新城推出“乐游双流”文旅大礼包,巴塘“318从双流出发”活动搭建区域合作桥梁……双流以场景创新打破传统文旅边界,让市民游客既是文化欣赏者,也是消费参与者。

今年以来,双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50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856场次,惠及群众42万余人次,带动文旅消费数亿元。在引流推广上,双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邀请毛宁、李子柒等知名博主打卡,提升城市知名度;赴渝北区、深圳、武汉等地推介“文化+项目”,拓展客源市场。同时,选拔“小小研学推荐官”、发展“赛事+票根”经济,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区域协同:绘就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图景

在双流的发展蓝图中,文旅与体育始终共生共荣。怡心湖公园既是音乐季的举办地,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黄龙溪古镇既传承火龙灯舞非遗,又承办端午龙舟赛,实现“一场地多用途、一活动多业态”。

当前,双流聚焦四大重点区域发力:以“彭镇—海蒂花园”打造“休闲+”场景,推进彭镇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创建,年底将完成老街品质提升;以“广都博物馆—瞿上田园”构建“文博+”体系,推动蜀锦文创园提档升级,助力空港花田、瞿上田园争创A级景区;以“永安湖—生物城—京东方”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医养融合、生态休闲”品牌;以“黄龙溪古镇+非遗”激活“非遗+”动能,盘活古镇二期资源,强化府河号子等非遗传承,培育夜间消费新场景。

此外,双流通过优化乡村旅游道路、整治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推动城乡文旅协同发展,让“城市慢生活”与“体育快激情”相得益彰。

未来展望:迈向高质量发展生活目的地

“未来,要让一场比赛、一次演出成为新消费的起点。”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双流将持续以“触目可见的美丽、触手可及的温暖、无微不至的服务”为目标,推进场景、产品、模式创新,推动城市从“活动举办地”向“生活目的地”跨越。

2025年,双流力争吸引游客2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0亿元。在文旅商体融合的赛道上,双流正以赛事为笔、文化为墨、旅游为纸,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为全国“赛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双流样本”。(文、图/刘贤虎  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