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城市高层住宅二次供水卫生安全这一重大民生关切,精准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案件线索,通过向多部门分别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治理、召开检察听证凝聚共识,成功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协同履职,解决了辖区内32个高层住宅小区长期存在的二次供水设施无证运行、监管缺位等问题,有效保障了3万余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城市高层住宅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数字模型赋能线索筛查。2025年1月,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发现,兰州新区辖区内30余个已交付入住的高层住宅小区(七层及以上需二次加压供水),其中部分小区已交付入住近八年,其二次供水单位均未依法取得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供水设施清洁维护、水质检测等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存在潜在风险,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经评估研判,对该问题线索立案调查。
规范调查精准检察监督。在调查取证查明居民小区二次供水存在的公益损害事实后,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向对生活饮用水负有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分别履行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监管职责,及时排查辖区内住宅小区二次供水卫生情况,监督供水单位严格落实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许可制度,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检察听证助力问题整改。在整改过程中,由于行政监管职能存在交叉,相关行政机关在履职中“单打独斗”,虽然各自履行了监管职责,但没有形成整改合力,没有对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过程的梗阻问题进行有效协调解决,公益损害问题没有得到全面、彻底整改。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就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召开检察听证会,针对行政机关整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各行政机关履职整改中应互相配合、协同履职、全面整改。听证员、人民监督员一致支持检察监督意见,各行政机关就公益损害问题的严重性、整改的必要性及整改的可行性路径达成了高度共识。
二次供水整治成效显著。听证会后,各行政机关主动协作配合,对辖区内121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开展了全面排查。针对未办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的32个小区,督促供水单位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水质检测32批次,向应当办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下发监督意见书12份,责令依法申请行政许可,并对未达到许可要求的责令立即整改;对二次供水设施未竣工验收的小区及时开展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全部达到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要求。行政机关书面回复履职情况后,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对整改情况开展了“回头看”,32个城市高层住宅小区已全部办理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生活饮用水水质均检测合格,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居民用水安全隐患,保障了200余栋、3万余居民饮用水安全,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特点,发现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安全这一隐蔽性、普遍性、长期性的“老大难”问题,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督促行政机关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并运用检察听证增强监督刚性和说服力,提升了公益保护效能,推动解决了影响众多人民群众生活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