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赛迪顾问权威发布“2025赛迪百强区”,泸州市江阳区连续4年上榜。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1.42亿元,辖区内经营主体突破8.1万家……江阳区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幸福江阳奋斗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势资源集中、产业发展聚集,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江阳区积极发挥税收职能,多措并举抓好税费服务与政策支持,以税惠春风持续滋养经营主体活力。
做优医疗产业,织就健康生活新图景
江阳区拥有多家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医疗资源富集度位居四川前列。如何在这个赛道上亮出新姿态?
2024年2月28日,江阳区举行医疗大健康产业园开园暨招商推介会,旨在从单一医药产业向医疗大健康产业赛道升级,深入推进“六医融合”发展,全力建设国家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同年末,江阳区政府与西南医疗健康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仪式暨四川天植药业二期项目启动会举行,进一步推动江阳区打造特色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我们公司目前经营药材品种400余个,产品品系包括常规中药饮片、直接口服饮片、毒性中药饮等。客户分布泸州各大医院诊所以及全国各地。”四川天植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添植说。企业改革创新换来拨云见日,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26亿元,到2023年的3.81亿元,再到2024年的4.95亿元,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在江阳区医疗大健康产业园,当地创新推出“医药产业税费专属服务包”,通过“政策找人”机制为企业精准匹配减免优惠。
税收数据的巨大变化,也印证了企业的发展势头。张添植拿出一组数据,该公司仅企业所得税农林牧渔免税这一个项目,享受金额就从2022年的498万元攀升至2024年的4388万元。
“国家在扶持医药产业发展上的战略决心是我们奋进的动力,我们将继续提升生产工艺、开展科研合作、研发大健康产品等,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张添植表示信心满满。
加强科技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今年6月,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科技成果展在成都举行,来自江阳区的四川行走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最新技术智能制造成果,产品亮相就征服了在场观众。
走进四川行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场关于“钢铁与生命的共舞”正在上演,工人们正专注地组装一台台外骨骼康复医疗机器人,他们的双手在银灰色零件间游走,像钢琴家演奏交响乐般协调。据了解,一台成品除电机外,单零配件就有200余个,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作为北京大艾机器人全资子公司,自2024年生产以来,四川行走科技有限公司犹如一匹黑马,用硬核科技实力为江阳区智能制造版图镌刻出闪亮坐标。而公司的成功落户,也是江阳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之一。
据悉,随着公司项目的不断开展,研发费用的不断增加,享受政策优惠的数字也成倍增长。
“税务部门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而且上门辅导特别有针对性,帮助公司在落户首年就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共计348万元。”四川行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介绍。
探索三产融合,焕发现代农业新气象
江北镇的红糖比蜜甜,方山镇的腊肉让人流口水,还有跻身“国字号”名片的江阳桂圆……在发展方向上,江阳区兴产业、优环境、抓改革、促共富,打造出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江阳图景”。
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着直供川渝滇黔及港澳的“长江大地菜”供应链。截至目前,该园区获得了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董允坝蔬菜产业乡村振兴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乡村振兴案例。
“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积极进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江阳样本’,力争成为江阳区乃至全市农旅融合发展中的一张靓丽‘名片’。”泸州董允坝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黔表示。
点击泸州董允坝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税收全息档案”,可以清晰地看到该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发展为一般纳税人的过程,期间享受了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农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累计免税收入达到620万元,其他减免税费额近20万元。
目前,董允坝村已引进蔬菜种植龙头企业5家,培育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48家,成功创建少年农业大学研学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基地。仅去年,村里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全村人均收入达4.2万元,“菜篮子”成功变成了村民们的“钱袋子”。(文/温兴 刁蕾 图/泸州市税务局)